曹: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国际部高二中英 4 班的曹馨元。今年 8 月 15 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 20 周年。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中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三月,国际部举行了第二届 Science Fair 科学展。由宗恬羽、高明熠、周可馨、高子涵和我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探索的课题为:《通过微生物的反应研究生活污水对自然水体的影响》。经过初赛评审团的严格打分和复赛紧张的演讲答辩,我们最终获得决赛一等奖。
取得荣誉固然欣喜,成员的高效协作同样令人难忘,但让我们感受最为强烈的,其实是实验数据的动态变化。当团队成员小心翼翼地把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样本,缓缓放进精心模拟自然水体环境的培养皿,紧盯着里面的绿藻和蓝藻,原本充满生机的微生物像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活力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减弱,有的甚至慢慢失去了活性。那一刻,强烈的冲击直抵内心,让人猛地意识到: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伤害竟然如此直接、如此猛烈!
宗恬宇同学,你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研究,想问一下你在梯度稀释实验中有哪些真实的感受?
宗:感谢馨元组长的提问!大家好,我是国际部高二中美一班的宗恬宇。当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污水会对微生物产生巨大影响时,一时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推进。我们课题的指导老师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生物系博士、国际部双语化学教师周景明。温柔细致的周老师帮我们系统规划了浓度梯度实验,指导我们观察不同浓度污水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情况。
随着污水浓度逐渐降低,原本在高浓度污水中奄奄一息的微生物们,慢慢恢复了活力,甚至重新展现出生命迹象,我们的心中也涌起难以言喻的欣喜。这表明:哪怕只是简单的稀释污水,都能为生态环境带来转机,这也让我对完善的污水处理技术充满了期待。
通过后来的资料查阅得知:近年来,乡村城镇中存在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及各类化学污染物,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非常小心地对待排入水体的物质。即使是少量的有害物质,也可能对保持水体清洁的微小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样,在研究过程中,“生态环保”这四个字在我心里的形象也变得无比鲜活。它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概念,而是培养皿里每一个微生物的命运,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紧密相关、休戚与共!
曹:感谢分享!我也有同感!现在的我,每次看到身边的河流、湖泊,心中都满是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以及想要去守护它们的渴望!这次研究让我从微生物视角感受到了生态的分量,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环保之路上。结束实验后,周景明老师还认真指导我们撰写报告,勘误术语,设计展示环节,言传身教培养我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激励组员用更多实践去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宗:是的,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日常。在校园中,我们可以从节约资源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教室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减少浪费,食堂就餐按需打饭,少用纸杯等一次性用品,助力资源回收,积极参与学校的环保主题活动。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在社交平台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等等。
我们坚信:唯有以生态为笔,以践行为墨,才能共同书写未来的时代画卷。当生态文明成为全民信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根基必将坚如磐石!让我们:
合:用青春,践行绿色使命;去携手,擘画美丽中国!
演讲者:宗恬宇、曹馨元
主持人:国际高中 张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