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初一年级语文老师毕爱枝。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共“潮”生》。
不久前我看到河南卫视推出的舞蹈节目《洛神水赋》,重现了1800年前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堪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一出圈爆款不仅让观众发出“衣袂翩跹,看不尽中华气象”的感慨,更收获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推介。
时下,浓郁的“国潮”正在成为文化作品的一种“流量密码”。你可以看到李子柒在山间挑水砍竹,田园牧歌的生活风靡五洲;看到阿木爷爷不用一颗钉子,榫接卯和为孙子打造一件件工艺品;更可以看到手工博主“雁鸿”耗时一周将《山海经》中的神兽制成配饰,璀璨夺目……源自传统文化的创意与审美,屡上热搜,常获热捧,渐成热潮。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的滋养。在今天的闹市观察一番,不难见到一身“国潮”的少年鱼贯进入中式茶饮店;身着汉服的少女手机上播放着“国漫”动画;我校学生晨读古籍经典的书声琅琅;青年教师的泼墨挥毫;爷爷奶奶们爱听的戏曲再焕生机;电影屏幕上也多有中华传统文化题材……饱含生命力的“国潮”,讲述今世今人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元素无处不在,24节气拉开大幕尽显中国浪漫;金色冰墩墩镶有“岁寒三友”的装饰;颁奖礼服上“瑞雪祥云”的符号;被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云顶赛道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标识——长城;金博洋选用《卧虎藏龙》配乐,动作中展现中国功夫;任子威身着“龙”图腾战袍一举夺金;在赛场上与谷爱凌完美的空中动作一起受瞩目的还有她本人设计的“龙纹战袍”;中国女子冰球队守门员周嘉鹰一套龙纹护具霸气尽显。冬奥会上的这股“中国风”给前来参赛的运动员们带来一场中国式美学的沉浸体验,体育精神与国风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也成为文化自信的最佳注脚。
习总书记曾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亦是我们中学生奋进的动力与底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充分研习校内文化资源,像我校千人报告厅的西河雅集书画展;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南京博物院、明故宫遗址期待你的到来;利用网络、多媒体平台,学习、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看《国家宝藏》透过文物惊叹文化之美;我们也可以参与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体验扎染、活字印刷术,身着汉服,手提制作的古风宫灯等等;国际部的学子,即将跨出国门,更应该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向外国讲好中国文化,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心怀文化自信,坚信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方可行稳致远。
你我当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当心怀文化自信,绘就明日蓝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文化自信共“潮”生,执手青春看,敢做追梦人。
初中部语文老师毕爱枝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初中部 王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