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育人地,春风化雨时

发布时间:2022-09-2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中部王建,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庭院育人地,春风化雨时》

开学将近一个月了,相信初一高一新生已慢慢感受到校园的大气与雅致,与学长们共同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静下心来安心读书了。今天,在这隆重的时刻,我想再带着大家在语言上领略一下我们学校文化的无边风光。

为了方便解说,我用结构文章的方式把金中河西的文化分成四段:起于理解校训,承于办学理念,转于优良学风,合于培养目标。

第一段,起于理解校训。学校秉承金陵中学百年文化,以“诚真勤仁”为校训。“诚”为首。一所学校,不管是治学的人还是教学的人,或是求学的人,最要紧的是讲求“诚”,即“诚心向学”。“真”即崇真尚实。在办学、治学、求学过程中,要拥有“不偏见、不固执、不苟合、不盲从,而使真理永得照澈天地间”的科学态度。“勤”即勤动手、勤动脑,强调学与用一致,理论与实际并重,博学与力行合一。“仁”即爱心、服务与奉献。要把“治学与做人”相结合,在育人中尤重“仁爱”精神的教化和熏陶。简言之,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师生要以诚为本、唯真是求、勤勉执着、仁怀天下。

第二段,承于办学理念。我们学校办学理念是 “为一生奠基”。“一生” 不仅仅是一种时间长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生长状态。教育与当下生活密不可分,更要为未来人生做好准备。这里的“基”是“基础”,包括身体(生理与心理)与精神(知识和素养)的基础。而“奠基”既是主动合理的行为,也是师生、家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

第三段,转于优良学风。我们学校的学风是善学、乐学。善学,善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乐学,乐于学习,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善学乐学是学校期望学生能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思想凝练。这一点与国务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提到的自主发展不谋而合。

第四段,合于培养目标。近几年,学校努力重塑空间文化和学校成长生态,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体系与文化表达。在“诚真勤仁”的校训中提炼关键元素,确立以“健雅诚仁,未来胜任”为培养目标。其中“健”是学会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雅”是人文底蕴、审美情趣;“诚”是诚笃守信、唯真是求;“仁乃为人友善、沟通协作。四个维度的素养贯穿我们在金中河西的成长岁月。“未来胜任”是发展、是目标,指向我们未来终身发展、社会担当。

同学们,过一段时间,本部的钟楼将在我们的校园里与大家见面。如果说从传承校训到培养目标,起承转合,是一篇文章的话,那么,到这里,就是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的地方。它是百年老校少年精神的生动诠释,能够引领我们回归教育的初心,回归到学习最质朴、最本真的状态。   

校训、理念、学风、目标铸就金中河西这片育人热土。

在这里,在河西,我们会读很多书,我们将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人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会变得幸福博大。我们会从一个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个体,成长为志向远大、担当有为的有用人才。

在这里,在河西,春风化雨时,我们期望老师和学生能真正地享受到从游的快乐。就像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描绘过的景象: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在这里,在河西,庭院读书地,我们会看到很多风景,从银杏泛黄到樱花飘雪,在中庭和花木之间,深深地领受这片土地关于美的启示。徜徉其中,彼此热忱,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你,像大树一样生长,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有伟岸的身躯,有坚持的土地。不惧风雨,向阳生长!

谢谢大家!

教师发展中心 王建主任

升旗仪式主持人 高中部 冒亮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