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健康其体魄

发布时间:2022-10-24

生:冯老师您好,金秋十月是金中河西的健康生活主题月,在周六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届运动会上,河西学子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今天我想和您探讨的主题是《文明其精神,健康其体魄》,能否谈谈您对“文明”与“健康”的看法呢?

师:在运动会赛场上,何谓“文明其精神”?公平、公正、公开。何谓“健康其体魄”?健体、健美、健壮。那我们先从健康两个字的来源谈起。在古汉语中,“健”与“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健”字指向于人,《辞海》解释为“刚强”,还有敏捷、灵活、擅长的意思,如“健美”“稳健”“健步”等词都用来形容人呈现出的一种有活力的状态。“康”字则有“康宁”“安乐”“平坦”等含义。“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令民安乐曰康。”“康”在古代多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呈现出的康平、安乐之气象。所以,我们今天将“健康”二字合用,有个体与集体相交融的趋势在。一个人想要健康的身体,未必一定要到集体中去找寻,但是完全离开了集体的个人,一定不能说他是一个健康的人。

生:我明白了。正如在运动会上积极合作的集体项目,比如齐心协力、颠球接力、团体跳绳、团体立定跳远接力……这些项目不仅需要个体的参与,更需要集体的配合。独木难成林,健康是个体在集体中良好生存的一种生命状态,这真是令我耳目一新的解释。谢谢x老师!那您还能说说一个健康的人在集体中有什么样的特征吗?

师:如果仅在生理维度上理解,健康只属于生物学范畴,涉及人体各器官和系统是否发育良好、功能是否正常等问题。但当我们把“健康”这个词放在集体中去理解,它就具有了心理学上的评价。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理的支持,而心理的健康又离不开积极的社会生活、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以及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来实现自我发展。比如刚才你提到的运动会集体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生:是的。追求健康不仅是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负责,也是对关心、爱护他的人的道德责任,这是在尊重他人生命和承认共生的角度上,将自己与他人放置在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有意识地表达关心和提醒,以及在必要时给予合适的回应。比如在运动会上,我们或许也该将“健康比赛”放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之前,及时认识到身体的变化,量力而行,不逞强,不放任,在健康的基础上去完成竞技的目标。任何一种有意识促进健康的行为都不仅有益于人的身心,同时也在发展着人文明的精神。那您认为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应该如何做到健康地在集体中生活呢?

师:你刚才提到的运动会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具备身体本位意识,这是当代人文主义精神所倡导的。人类走过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时代,工具理性盛行,身体和心灵往往被外物所奴役。因此,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应是以身体为先、以心理为先,不要永远将目光放在花花世界上,却唯独忘记了多看看自己。我们以“手机对人的奴役”为例。长期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损伤,还有情感和意志的消极、社会交流的缺乏,以及沉溺于虚拟网络所造成的生活价值感的缺失。浏览未经筛选过的快餐式信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生: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想我会立足于人文主义精神,将目光从外界收回,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积极建立与他人的互动,在和谐的集体生活中达成个体生命的健康状态。

师: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健雅诚仁,未来胜任”。 “健”字之所以放在首位,就是想向同学们传达一个宗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老师,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初心,也是对同学们最衷心、最美好的祝福。希望同学们在金中河西这片热土上获得文明、健康、幸福!

谢谢大家!

高中部 冯辉主任,校学生会干部 裘依诺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中部 张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