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科技放飞梦想,智慧点亮生活”。
王:有一种力量叫科技,从小我们便知道!我们是循着亭台楼阁,学着圆周率值,在“四大发明”中自豪成长的!一路踽踽走来,我们对钱学森、竺可桢、李四光、袁隆平等众多杰出科学家的满怀崇敬;对在大漠孤烟的茫茫戈壁和孤灯无眠的实验室里,默默奋斗的科研工作者们深感敬佩;在漫漫求知征途中,我们奋力汲取科学光芒,放飞科技梦想,期待能用自己的智慧点亮未来美好生活!
周:如今无论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虚拟现实,还是可控核聚变、量子信息技术等都已经日渐成熟,第四次工业革命势不可挡!我们正真切感受着这个科技新时代的巨变:高速列车、大型客机、移动通信,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空间和海洋技术,拓展了我们的疆域;科学卫星和射电望远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杂交水稻等技术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人工智能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多彩……
闵:翻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从远古钻木取火,到新型能源充分利用;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互联网及时交互变千里为咫尺;从曾经的风餐露宿、日夜兼行,到如今全球化交通网的日益便捷优化。人类文明每一点进步,无不得益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可以说,人类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就了人类。
马:在中国科技发展日新异的时代,具有深厚文底蕴的中国文化正大放异彩,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墨子。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告诉我们:文化底蕴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驱动科技创新!
朱: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造,永不自满者。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是同新时代共前进的一代。科技为表,文化为里,古为今用,创新为实。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以创新之手写奋斗之章,以鲲鹏之志铸时代辉煌。五月是学校的科技活动月,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需要走出课堂,直接参与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实际的科技活动。在充满幻想的特色科技活动里,我们为梦想插上翅膀,把科学智慧的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吴:放飞科技梦想,从此刻开始行动吧!读一本科普读物或赏一部科幻电影,记录下吸引你的科技发现,也可以抓住灵光闪过的瞬间,绘制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手抄报,写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论文,做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发明。当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为我们打开通往智慧未来的大门时,灵巧的双手和活跃的大脑会带我们一步步向科学高峰攀登进发。
王:看!信息中心、创客空间、特色实验室等正向大家敞开怀抱,召唤更多科学智慧火花在这里碰撞迸发!开启科学探索新领域!
周:瞧!高中部的信息编程社团、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模型社团等科技社团,也都在如火如荼开展活动,期待着大家的加入!
闵:在本周举行的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创未来”人工智能现场赛中。我们六人组成的高中部团队将代表学校和南京市参加省赛!是对科学的热爱让我相遇,携手拼搏、奋勇争先!
马:让我们用青春激情和活力,用知识热爱和探索,用科学精神和才智,在科技智慧校园里,尽情演绎“未来胜任”的金中河西学子风采!
朱: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实践、大胆想象、勇敢创造,让科学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让科学的精神在校园浸润生长!
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心怀对科学的孜孜以求,在追寻真理之路上无畏向前,上下求索、乘风破浪,携手放飞科技梦想,共同点亮智慧生活!谢谢大家!
高中部 朱家豪、王书晗、马传正、周韬、吴欣诺、闵王杰
升旗仪式主持人 高中部 冒亮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