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相信很多人最近漫步校园时,都发现了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行政楼前雅致精美的福森园,以及园内的“镜澄湖”“张坊桥”“裕光榭”,与不远处的钟楼遥相呼应,共同串联起了金中河西底蕴深厚、意义非凡的历史文化园区。它是在建校20周年之际,学校推出的一张文化名片。
学校是一种文化存在,只有文化才能穿越历史,引领当下,通向未来。金中河西在优秀的文化基因、正向的价值引领、良好的生态营造、崇高的教育意义传承中,凝聚起穿越百年的蓬勃生机,推动学校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今天,我们也想把这份关于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传递给每一个你,希望你们认真倾听,仔细感受。
福森园
福森园主要景点有“镜澄湖”“张坊桥”“裕光榭”等,园内遍植名贵树木,山石叠嶂,精美雅致。纪念建校20周年时修建。
福森园:以汇文书院(金陵中学的前身)首任院长福开森命名。福开森,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1888年南京干河沿创办汇文书院,福开森任首任院长。1896年出任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离校后,一直与金陵大学保持密切联系并担任校董会的董事。1934年,福开森将全部个人收藏捐赠给金陵大学,现保存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福开森的博爱情怀成为金陵中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福森园的“福”字,寓意幸福,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福森园的“森”字,指树木繁茂,象征无限希望与生机。
好的教育就像森林的样子,自然生长、万物联结、动态平衡。金中河西给予学生幸福成长的一片森林。在这里,秀木成林,木秀于林。在这里,“生命—生活—生长”相互融合,呈现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态。
镜澄湖
纪念金大附中首任华人校长刘镜澄。刘镜澄,毕业于金陵大学,《金陵光》创刊号副主编。1924年至1926年任金大附中首任华人校长。
镜澄湖的“镜”字,指湖面平静的样子。镜,照耀,又可以引申为明净、洁净、宁静等。
镜澄湖的“澄”字,指澄澈,水清的意思。澄也引申为清楚、明白。
清净自守,保持校园生活的纯净,让师生像一面镜子自我观照,自我反思,从镜子里透视自己,改进自己。做安静的教育,关注学业,更关注师生间诗意的守望,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都可以给学生成长的力量。
张坊桥
纪念抗战期间西迁四川万县办学的金大附中校长张坊。张坊,美国耶鲁大学硕士,1929年至1950年任金大附中校长。1937年12月带领部分教员西迁四川万县,创办万县金陵中学,1946年1月迁回南京。在万办学期间,培养高中、初中毕业生1300余人。其中杰出校友有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吕敏,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多位学者专家和行业英才。
张坊校长西迁办学的事迹,让我们在多维的时空坐标中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清晰认知和明确定位我们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我们能够从时代声音、教育立场、育人选择等多维度出发,切实完成价值引导和自我建构。思者无域,行者无疆,教育的根本精神是理想主义,是一群人带领陪伴一群人追求幸福、实现美好的过程。教育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裕光榭
以金陵大学著名校长陈裕光命名。陈裕光,号景唐。1893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1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16年由金陵大学选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攻读有机化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10月被聘为金陵大学校长,直至1950年卸任。是第一位担任教会大学校长的中国人。
他确立了金陵大学“诚真勤仁”的校训,为金陵大学建立了优良的校风,1988年担任金陵中学的名誉校长。“诚真勤仁”已经成为金中人独有的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裕光榭的“裕”字,指富裕、富足、富饶。后引申为丰富、从容。
裕光榭的“光”字,指光明、光亮,代表温暖和希望。
师生生命的成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我们要为师生创造完满健康的校园生活体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自在从容的成长节奏。这样的校园生活是道德的、情感的、智力的、身体的、审美的,是幸福完整的人的全面成长。金中河西的校园呈现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富足丰饶、自在从容的发展状态,对外呈打开之态,对内尚和谐之美。师生感知彼此的温暖,成就彼此的成全,校园成为自然而然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听完这些,你是否对校园空间中的文化存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多了一份文化自觉呢?愿我们每位师生都能在这样的文化浸染中,提升精神品相。
在这里,我们也向大家发出倡议:多去美丽的文化园区走一走,放松身心;与此同时,做到文明观览,爱护每一棵树木花草,不玩水,注意自身的安全。我们河西师生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也是学校文化的彰显。
老师们,同学们,作为金中河西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知校史、爱校史,当好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人。让我们一起,在感受美好的同时,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学生代表:康睿、吴锦程、江忆南、张茜媛
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中部 张欣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