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云: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聚集肃穆,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并将这份共同记忆,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今日之中国,早已远离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但世界仍有很多地方的人民饱受战争的虐杀,俄乌战争、加沙屠杀等,无不用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发展多么先进和文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落后,必定没有和平幸福,战争从来没有远离弱小者。
同学们,今日我们之幸福,是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和鲜血奋斗建造的。我们当牢记历史的屈辱,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筑中华之强国梦。我们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既要做“追梦人”,又要做“圆梦人”。
下面,请初二同学带来朗诵:《国殇勿忘,筑梦中华》。
Part 2 朗诵《国殇勿忘,筑梦中华》
巍巍金陵,钟山花雨。一二一三,警报破空,凄厉巨响,如歌如泣。
岁月奔腾,时光不腐。历史不眠,古城尸堰。滔滔大江,血涌悲鸣。
86年前,国土沦丧。86年前,古都南京,文明罹难。
86年后,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同胞的不幸,激起我们愤怒的斗志,点燃自立自强的火炬。
10年公祭,带给我们沉思,更让我们向前辈致敬:他们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挺起中华的脊梁。他们宁愿抛洒热血,也要铸就不屈的灵魂。
10年公祭,不忘历史,以史为鉴,方能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10年公祭,我们传承一个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金中河西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矢志奋斗,使命必达!
二零二三,国家公祭;
河西师生,盛德明理。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
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国之殇,莫敢忘!兴中华,做栋梁!
让和平洒满人间,让战争远离人类。
铭记国殇历史,筑牢民族丰碑!
国之殇,国之殇,
莫敢忘!莫敢忘!
兴中华,兴中华,
做栋梁!做栋梁!
让和平洒满人间,让战争远离人类。
铭记国殇历史,筑牢民族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