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南京城的天空还飘荡着新年焰火的余韵;
镜澄湖的碧波仍残留着去年冬日的倒影。
重新回到久别的校园,迎接我们的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一场纷纷扬扬的雪。
这是一场告别冬日的雪,这是一场走进春天的雨。世界以别样的方式,郑重地向人们宣告: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驻足喷泉雕塑广场,我久久地凝视着钟楼旁的电子大屏:金中校训——诚真勤仁;河西理念——为一生奠基;育人目标——健雅诚仁,未来胜任……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未来已来,今天的我们正在见证着前人难以相信的未来:从2G3G4G5G,到量子通讯呼之欲出;从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到复兴号以时速400公里奔驰在祖国大地;从受制于西方的GPS到终于拥有了我们自己的北斗导航;从跟在德系、日系、法系的背后亦步亦趋地学习,到国产汽车全面崛起、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而我们还没有从对CHATGPT强大的文字编辑功能的震惊中醒来,OpenAI的更具震撼力的SORA又于2024年2月15日砰然落地……
这个正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轨道上向前狂奔的世界充满着魔幻般的梦幻色彩。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我们不能不思考——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当我们看到浙江大学八年未能毕业的博士生孟伟在送外卖时;当我们看到当年车水马龙的南京市某设计院,如今却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交不了社保时,当我们周末跟着爸爸妈妈下馆子,看到上菜的服务员竟然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慨:在人生的十字街头,不能只有徘徊和踯躅,更应有严肃的思考和人生方向的把握。
未来胜任,这是学校对学生发展的一份期许。可是,这份期许的目标与方向又该定位在哪里?有的同学向往考上一所好学校;有的同学期待将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有的同学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基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梦想,都有其合理性。那么,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怎样的人才,应当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从而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竞争力、能够胜任未来的人呢?
跨过新年的门槛,走进新学期,同学们的关注点与讨论话题,不禁让老师心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你们的目光已经越过日常生活的繁琐、越过繁重的学习任务,开始投射到对未来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与实现可能的思考上,你们的思考与困惑,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
当今时代,充满不确定性。不管是复杂的国际局势,还是高速迭代的信息发展,都将我们带入了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可是,我们应该坚信一点:不管如何变革、不管怎样发展,社会永远需要人才!真正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真正拥有开阔的知识面、精深的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在个人的内驱力、耐挫力、发现力、表达力、适应力、创造力、专注力和共感力的能力修为上达到一定境界的同学,将永远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但是,我们不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等同于个人欲望的达成,更不能将人生价值等同于个人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未来胜任,不仅要求我们符合未来的家庭角色期许、世俗社会的角色期许,更要在我们的认识中注入家国意识、天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胜任经济发展的建设者、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时代发展与变革的促进者乃至引领者的社会角度定位。
老师,我明白了。要做到未来胜任,首先还是要在基础学习阶段,踏踏实实地学好各门学科的知识,认认真真地修炼各方面能力;其次,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只有当我们将家国情怀、天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注入到人生追求的过程之中时,个人价值才能获得无限拓展的空间,而未来胜任也不再是一幅空泛的蓝图。
是啊。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理应高度统一。当年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那是因为他终于得到了”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机会而深感欣喜;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是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而强忍悲辛,他们从不讳饰自己对权力、官位向往,但这种渴求中没有私念,所以他们坦荡的胸怀和一腔热血才能辉耀古今。
老师,您的话让我想起了更多类似的人: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杨靖宇、赵一曼……为了抵御外侮,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他们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舍弃了个人的富足安乐、儿女情长,但他们的气节却彪炳史册、千古传扬。
不错,以史为鉴,不仅“可知兴替“,也足鉴未来啊。我们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那些为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进步、不再受人欺凌和侮辱而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他们理应成为我们“未来胜任”的人生路标啊。
老师,放心吧,前人的言行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照亮我们黑暗中的行程;而他们奋斗的足迹,也终将引领我们走出暂时的困或,直面未来的任何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新时代“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时,曾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此,我还想再次引用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会见留苏学生时的那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
世界是你们的,
世界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世界还是你们的。
因为,未来属于我们!
未来属于你!
未来属于我!
未来属于青春之中国!
在新的一年里,祝同学们八力齐发、鱼跃龙门,揭开人生的新篇章;
在新的一年里,愿全体师生龙马精神、龙腾虎跃,为金中河西的发展再创辉煌!
未来胜任,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里整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