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家风薪火 涵养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3-17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国际部的学生家长,也是东南大学的一名老师。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家风故事。17年前,我的孩子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来到了这个世界。起名之时,联想到了庾信《徵调曲》中的“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最终选定了“思源”二字,希望他能够为人不忘本、做事知感恩。提及感恩,我也很想分享自己从家风传承中获得的滋养。

我的父亲是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他在十多就成了孤儿,是他们的村支书他抚养长大并送他去当兵因此他在转业后才有了一份得以安身立命的工作。父亲把村支书当成亲生父亲一样对待,逢年过节一定会认真准备礼物去探望老人家如果遇到困难他也会第一时间帮忙,正是从父亲的言行中学会了感恩成为母亲后,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够如此为人起名思源也是期盼他能够在人生路上抱持一颗感恩之心。

昊真,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家风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您刚讲述的家风故事让我深受动!在我的家中,长辈特别注重培养我乐于助人的品格。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毕业后的一件事。当时,家中有许多旧书需要清理,我拿着大收纳袋把它们都塞进去,打算直接丢在回收站。母亲却温柔地拦住我说:“咱们先把这些书整理好,然后拿绳子捆成摞再送过去吧!”当时的我并不理解,对她说:“反正都会有保洁人员收拾,咱们何必费这个力气?”她好像看出了我的不解,于是边捆书边说:“保洁阿姨平时工作很辛苦,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让她们休息片刻,何乐而不为呢?”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乐于助人在此之前对我只是个口号,我从没意识到:真正的关爱其实是隐藏在温暖的细节之中。从那以后,我会经常在小事上提醒自己要多多考虑他人,比如随手扶起路边的共享单车,帮助辛苦上课的老师擦一下黑板,这样的行动让我变得越来越有力量,乐于助人的家风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一件的小事得以彰显。

思源妈妈,最近几年全社会都非常重视家风,请问注重弘扬良好家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感谢昊真,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话题!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兼职青少年成长教育规划师,我在和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后发现:父母的典型特质对孩子影响深远。父母待人热情,孩子通常也热情;父母爱读书,孩子大概率喜欢读书优良家风的传承在此得到了明显的印证

生活中,有的家庭秉持“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有的“助人就是助己”可能会有同学认为家风是古板的教条是强加的束缚。其实不然,家风是助力你们成长的密码。我曾去四川参观过三苏祠,在那里深切感受到苏氏家风的强大魅力。家风不是枷锁,那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家庭习惯,其实是你最特别的个人标签,带你一步步奔赴人生理想。

昊真,你参加过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准备过程中你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参加江苏少年志“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准备过程中,我回忆起了自己与南京互动的点点滴滴,而最让我感动是: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探索时时处处父母的呵护他们陪伴童年和少年的我品尝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在元宵节带我踏上秦淮河的游船,游览层林尽染的栖霞山。他们陪伴我去感受这座他们生活了很久的城市,让我的成长浸润在这种温润的文化之中,也让文化在我身上传承。

作为一名国际高中的学生,如何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拥有坚定的传统文化自信显得弥足珍贵。在我看来,求同开放包容是基础,在传承中发扬中国文化的现代风尚已成为大势所趋包括家风在内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努力传承!

 

正是如此!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之风薪火相传。尊老爱幼、知书达礼、遵纪守法,这些家庭美德铭刻于国人心灵,融入进华夏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伟力。最后,期待所有河西学子都能保持昂扬朝气成为优良家风的传承者,以优良家风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 国际部学生家长 梅之韵  高三中英2班 常昊真

升旗仪式主持人 国际部 蒋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