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奋斗的故事写进祖国的山河

发布时间:2025-09-2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迎着初升的朝阳,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涌起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自豪,是敬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6周年的华诞。76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古稀,但对于一个奋发向上的国家来说,正值青春芳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强国有我”这四个字,究竟有多么重的分量。

第一个故事:关于“抉择”的力量——他的“深潜”,成就了祖国的“远航”。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彭士禄爷爷吗?他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还有一个更特殊的身份: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的儿子。童年时,他曾是国民党悬赏搜捕的“小政治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新中国成立后,他本可以有更轻松的人生选择,但当国家需要他隐姓埋名,投身于一无所知的核潜艇事业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从此,他“深潜”一生,一生“深潜”。他像潜艇一样,把自己埋进了科研的深海,默默无闻奋斗了数十年。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中华民族拥有了捍卫和平的“国之重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强国有我”是一种抉择。 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选择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最高的理想。这种抉择,需要无比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第二个故事:关于“忠诚”的力量——他的“翱翔”,化为了守护祖国的“海天雄鹰”。

同学们,大家知道“81192”这串数字吗?在中国,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代号,它代表着一份忠诚,一声誓言,一种精神。故事的主人公叫王伟,他曾是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飞行员。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侦察机非法侵入我国南海领空进行侦察。王伟奉命驾驶编号为81192的战机升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在执行任务时,美机突然转向,撞向王伟的战机,导致其战机尾部严重受损、失控坠海。在战机坠毁的最后时刻,无线电里传来了王伟冷静而坚定的报告声:“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随后,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全国军民组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搜救行动,但最终未能找回英雄,王伟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3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强国有我”是一种用生命写就的忠诚。 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敢于直面危险,甚至不惜血洒长空、魂归大海的无畏选择。他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全民的海权意识,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奋楫深蓝、守护海天。

第三个故事:关于“坚守”的力量——他们的“日常”,守护着我们的“日常”。

这个故事的主角,可能没有名字,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清晨五点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是他们用沙沙的扫帚声,唤醒了沉睡的城市;他们是坚守在边疆的年轻战士,是他们用挺拔的身姿,为我们挡住了风沙;他们是抗疫中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是日夜攻关的科研工作者,是每一个敬业爱岗、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却像一首温暖的背景音乐,构成了我们安稳生活的旋律。他们的“强国”使命,就写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写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认真里。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强国有我”是一种坚守。 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是用自己的微光,去照亮社会的一个角落。

这三个故事,关于抉择、超越和坚守。它们共同绘就了今日中国的盛世图景。

76年前,先辈们抉择了奋斗,开创了基业;
76年来,建设者们超越了艰难,铸就了辉煌;
76年后的今天,守护者们坚守着岗位,保障了繁荣。

那么,未来的中国故事,由谁来书写?

答案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强国有我”,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我们庄严注视国旗的目光里,我们课堂上认真聆听的专注里,我们对待同学友善互助的温暖里,我们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倔强里。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此刻起,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故事主人公”。用我们的勤奋学习,书写知识报国的篇章;用我们的文明品行,汇聚成社会的正能量;用我们的创新思维,去定义未来的模样。

最后,在国庆76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生日快乐谢谢大家!

 

演讲者:陈百啸、唐煜程、陈思博、林听

主持人:孙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