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流奔涌向前,青春力量重任在肩。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国旗作为国家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意义愈发彰显。2025年10月13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见证下,我校进行了本学期第七周的升旗仪式,并庄严举行了新一届国旗班换届交接仪式。这不仅是一次人员的更替,更是一根守护国旗、传承爱国之心的“接力棒”在新一代青年手中的郑重传递。
自2016年起,我校从高一年级选拔一批信念坚定、品学兼优、甘于奉献的学生组建国旗班,承担学校日常及重大活动的升旗、护旗与降旗任务。2024年依据相关选拔原则,从新入学的高一年级中选出27名同学组成第九届国旗班。国旗班不仅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训练和日常履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观念、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展现了当代河西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仪式伊始,主持人庄严宣读第八届国旗班成员表彰决定。接着,我校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仇巧芳为他们逐一颁发了荣誉证书与纪念奖章。随后,在第八届国旗班成员姚静怡的带领下,新一届国旗班成员面向国旗,许下铮铮誓言。誓词声声回响,标志着护卫国旗的使命正式开启崭新的篇章。
10月24日我校将开展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国际部师生以此为契机带来主题演讲《运动赋能成长 燃动青春力量》。将体育运动的蓬勃朝气与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紧密相连,用丰富新颖的内容阐述了体育运动对于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附:《运动赋能成长 燃动青春力量》(全文)
国际部 唐佳缘老师 曲欣悦老师 高二中美1班 叶骁文
【叶骁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国际部高二中美1班叶骁文。提起运动,可能大家马上会想到赛场上的百米冲刺,健身房里的挥汗如雨,那些专业训练的强度确实容易让人望而生畏,进而忽略了日常锻炼的重要价值。时至今日,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也成为很多人的困扰,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相信不少同学都和我有一样的困惑。曲欣悦老师,您曾在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斩获54Kg级冠军,可以请您谈一下参赛历程吗?
【曲欣悦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年刚刚加入国际部的体育老师曲欣悦。参加省级拳击比赛对我而言是一次蜕变之旅。备战期间,需要在保持高强度训练的同时,严格控制饮食,这是对体能和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每天的训练时长高达15个小时,身上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从来没有干过。比赛是按公斤级划分,所以控制饮食主要是减重。口渴时都要计算喝下一口水具体是多少克,有时甚至连水都只能在嘴里过一下吐掉,因为咽下去就会增加体重。赛前几日,每天只能吃三个鸡蛋白来维持身体机能。比赛当天也要在保持体能的情况下控制饮食,一旦体重超标就会被禁止比赛。
体能的考验尚且可以凭意志力去克服,比赛时面对数千名观众的紧张焦虑才是压力的巨大来源。帮助我克服心魔的是我的老师,他就是“世界拳王”奥运冠军邹市明。他和我分享了如何在万众瞩目之下保持专注,将压力化为动力。他说:“要把观众当成是来看你表演的朋友”,这种举重若轻对我启发很大。他还会重点打磨我的距离感和时机感,让我知道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打出致命一击。
得益于认真的训练和心态的调整,我在赛场上稳扎稳打,当裁判最终宣布我获胜的瞬间,所有的疲惫都被巨大的喜悦包围,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拳击不仅是勇者的游戏,更是智者的艺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
【叶骁文】
感谢曲老师的精彩分享!原来真正的强大,是在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出发!锱铢必较是竞技体育的常态,而学习中的竞争也时常让人迷茫:我们到底应该对竞争与合作抱持怎样的态度呢?唐佳缘老师,您曾参与过奥运会点火仪式,请问您在过程中对“体育精神”有了哪些深刻的理解?
【唐佳缘老师】
大家好!我叫唐佳缘,也是今年刚刚加入国际部的体育老师。在上海体育大学攻读硕士期间,我曾登上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学习奥林匹克的历史、教育和赛事组织。课堂之外,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探讨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却因“体育”而产生共鸣。当我们在纸上,用不同语言写下体育所带来的力量时,我深刻体会到,体育能超越国界与种族,让人们在奔跑、跳跃、拼搏的瞬间找到共同的节奏。
2024年,我亲眼见证了巴黎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那天阳光透过古老的石柱,缓缓洒在奥林匹亚遗址上,从古希腊的神庙到现代的赛场,奥林匹克的火光从未熄灭。那一刻,火种仿佛带我穿越了千年,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庆幸自己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也感叹奥林匹克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伟大延续。
回顾自身,在多年的学习和训练中,遇到挫折是常有之事。以前的我总希望能快点看到成果,但后来才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比谁赢得快,而是比谁能一直坚持到最后。持之以恒比一时领先更加重要,体育带给人的不只是强健的身体,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人生姿态!
【叶骁文】
感谢唐老师的解答!原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不仅在于技术上的更快更高更强,还在于追求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体育已然成为全世界传递共同价值的重要载体。中学生需要面对学业的挑战,请问两位老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运动观念?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曲欣悦老师】
作为体育老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运动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是一门课或是一次考试。平时的打球、跑步、跳绳、骑车,都是在给自己充电,让身体和头脑保持活力,帮助我们放松和提高专注力,这些都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
【唐佳缘老师】
确实如此,相信大家对我校“健雅诚仁、未来胜任”的育人目标并不陌生,第一个字就指向健康生活、健全人格。河西学子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运动,去理解不同文化中的体育精神,学会合作、尊重和理解,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人生挑战。
本月24日,我校第23届运动会也即将拉开帷幕,届时非常期待在赛场上,见证大家奋力拼搏、挥洒汗水,这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曲欣悦老师】让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赋能人生的活力无限!
【唐佳缘老师】让昂扬进取的运动节奏,点燃你我心中的炽热火焰!
【三人合】让一往无前的冲锋号角,奏响河西学子的青春鼓点!
【三人合】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