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茵场上的青春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5-10-2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潘镜同。站在这里,我的腿肚子好像还有点比赛那天的酸胀感,但我的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一团被你们的呐喊和掌声点燃的、名为“青春”的火焰!对我来说,运动会就是那条白色的起跑线。当蹲下去,手指触地的那一刻,全世界都安静了,只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发令枪响,不是“砰”的一声,而是一道撕裂空气的闪电!我们像离弦的箭,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风声在耳边呼啸,看台上的身影变成了一片流动的色彩。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最累、最想放弃的那几十米,支撑我的,不仅仅是平时的训练。是那个在弯道处,死死攥着拳头,脸憋得比我还红的同班同学;是那用尽全身力气喊出     加油!”的呐喊声;是冲过终点后,那双第一时间扶住我、几乎承担了我全部重量的手臂;是那个立刻递到我嘴边,瓶盖都已经拧开了的矿泉水。 我的奖牌,或许挂在我的脖子上,但它的重量,有一大半来自你们每一个人给予我的力量。这场比赛,让我明白了,拼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和这个集体的脉搏同频共振!
     这次运动会,我是后勤保障组的一名成员。你刚才说的那瓶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组放的。说实话,我的运动会没有发令枪,也没有冲刺线。我的跑道,在人来人往的服务站,在堆放物资的角落,在烈日下的检录处。我的“比赛项目”是——确保每一箱水都及时到位,每一块号码布都准确无误,每一位轻微擦伤的同学都能得到最快的处理。我的手里,没有奖牌,只有登记表、矿泉水和创可贴。我曾有过一丝羡慕,羡慕运动员们能在赛场上收获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直到那天下午,我在服务站整理物品,一抬头,看见我们班参加1500米长跑的xxx的脸色已经煞白,脚步踉跄,几乎是在用意志力拖动身体。就在那一刻,看台上我们班的所有同学,像听到了无声的号令,全部站了起来,xxx,坚持住!”“xxx,你是最棒的!”那声音,像海啸一样席卷了整个操场。那一刻,我站在服务站里,眼泪“唰”就下来了。我突然明白了,赛场上闪耀的,不只是金牌。那一声声呐喊,一双双扶住疲惫身躯的手,一杯杯及时递上的温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比金牌更耀眼的东西——叫做“守护”。你们的辉煌,由你们用汗水去创造;而你们的疲惫,请放心地交给我们来接住。赛场的英雄是你们,而我们,甘愿做英雄脚下最坚实的那片土地!
    说得太好了!在赛道上看到了终点,在服务站里看到了奉献,而我,挎着相机,拿着采访本,奔走在每一个角落,我看到了这场青春盛会最完整的模样!我是校园广播站的小记者。我的视角,是一部“移动的摄像机”。我的镜头里,有冲线时振臂高呼的特写,也有和她的组员们满头大汗搬运物资的全景。但我的采访本里,记录的更多是那些“无声的胜利”和“温暖的细节”。我记得,跳高场地边,一位运动员三次试跳失败,他没有沮丧,而是走上前,真诚地向成功的对手竖起了大拇指。那个大拇指,比很多金牌都更具“冠军相”。我记得,在团体接力赛时,一个班级掉棒了,全队瞬间从第一落到最后。那个掉棒的同学愣在原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下一秒,他的三个队友冲过来,没有一句责怪,而是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背,四个人红着眼眶,一起跑完了剩下的赛程。当他们相互搀扶着走过终点时,全场响起的掌声,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喝彩。这,就是超越比赛的体育精神!同学们,作为记录者,我试图寻找一个词来定义我们的运动会。是“竞争”吗?是“胜利”吗?不,这些词都太单薄了。我找到的词,是“连接”。运动精神,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它连接起像李伟这样的拼搏者,和赵林轩这样的守护者;它连接起赛场上的心跳和看台上的呐喊;它更连接起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让我们融合成一个名字——那就是“我们”!

所以,当国旗升起,当我们在国旗下回顾这场运动会时,让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破纪录的成绩,更是那一刻的泪水、汗水、紧握的双手和毫无保留的拥抱。让我们把这份“连接”来的勇气、团结和友爱,带回教室,带回我们未来的每一天!

运动员: 把拼搏的劲头,用在解每一道难题上!

保障者: 把守护的细心,用在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每一次集体任务中!

小记者: 把发现的眼光,用于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合): 让我们把这场运动会的交响曲,奏响在青春的每一个角落!谢谢大家!

演讲者:潘镜同、赵林轩、荀涵

 

 

主持人:高中部 陈睿盈、国际部 章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