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尝遍百草,花27年写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披阅十载,花10年写成《红楼》;徐霞客游历天下,花34年写成《徐霞客游记》。这些都告诉我们,学习,贵在坚持。
与不少同学谈坚持,回答都是这样的,我三更睡、五更起、披星戴月,日夜不辍,还不算坚持吗?这就是一个误区。其实坚持,并不是泡在题海里,不分日夜地埋头干,而是要定准方向、定好目标、定时完成。
坚持,首先要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给自己的学习定准方向。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不自怨自艾,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忱,最终学会了五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她没有放弃,没有用灰色看待世界。只是吃力地学习盲语,在书中寻找光明,触摸着事物。 改用一下海伦的名言,便是“即使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也要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学习也应如此,如果只是抱怨,用一颗消极的心对待,那只能叫“熬”,不叫坚持。坚持要积极乐观,永不气馁。相信别人能行,我也一定可以。
坚持还要有具体而清晰的目标,给学习树立一座精神的灯塔。创造无数奇迹的游泳家查德威克,在一个浓雾的清晨,从太平洋开始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然而浓雾中,她看不到目的地,即使母亲不停地告诉她很近了,她也没能坚持下来。15个小时后,她在离海岸半英里的地方上了船。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或寒冷,而是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缺少坚持吗?毅力不足吗?答案显然不是。导致她最后放弃的是缺少目标。没有目标,坚持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长跑,看不到终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给自己订一些小目标,像每次进步一个名次,每次多考一分,并适时给自己一些奖励,这样,学习会多一些乐趣,坚持,也就显得更容易了。
最后,坚持要内化在生活中,要能每天做功。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传记。20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来即使是受了宫刑,也没有放弃,出狱后,仍将撰书当做自己生命的大部分,坚持了14年,才写出了《史记》。我们也应如此,不等待时间,而是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相信每一点坚持都是一个通向成功的脚印。
毛主席送过青年学生一副对联,就讲述了“学习贵在坚持”这一真理。
上联是: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
下联是:最无益,就怕一日曝十日寒
让我们一起做一只奔跑的兔子,或者至少,也要成为那只未曾停歇的乌龟。愿同学们在初中,乃至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坚持不懈、一以贯之,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演讲者:初三15班 朱李晓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