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校训精神,开创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0-10-2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在上周五、六两天,来自全国的500位老师相约在阳光醇厚的秋天里,走进我们学校参加“探寻未来学校新样态”高品质论坛。他们对因着“诚真勤仁”建构学校文化发展的样态给予了高度评价。木心说: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吹来的,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从往昔起步,再次重温校训。

1942223日的“国父纪念周”上,时任金陵大学校长的陈裕光先生在《校长训词》中,明确将真、诚、勤、仁定为金陵大学的校训。100天后,他又在《赠本届毕业同学》一文中,对校训进行了阐释,并将 “真、诚”二字顺序进行了对调,最终定为“诚、真、勤、仁”。希望学生将其铭刻在心,以其鞭策自己,作为终身之训。

金陵中学就是当时的金大附中,秉承着金大的校训,河西分校是金陵中学教育思想的延伸与表达,体内自然流淌着“诚真勤仁”的血液。

“诚”,忠信谓“诚。我们的校训将其放在首位,就是提醒我们要以“诚”为本。即对国家忠诚,对事业忠诚,诚实守信,诚心向学。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校训的“诚”,无疑与“诚意”精神相通。

“真”就是求是,也就是崇真尚实。这是金大在治学、求学中一以贯之的科学目标、态度和精神,也应是我们全校师生的精神与行动的追求。求学就是求真,求学的过程就是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呈现自己生命的真实样态,不足之处,要有勇气去真面对。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长成一个真实的人。“真”还提醒我们在求学、治学的道路上,一定要“崇真尚实”,即要有“定见”,切不可“唯时是趋”,存“炫异之心”。

“勤”,业广谓勤。《尚书》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古人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认为,作为河西学子,勤就是实干真学,就是要“起而行”。勤还要“学以致用”。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只会空谈的人,学问是要用的,用了才有效果。因此,校训中的“勤”,是一种做事态度,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仁”,博爱谓仁,要关心、爱护、尊重和帮助他人,要以仁爱为怀,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也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过“仁者爱人”。这也要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怀一颗“爱人”之心,待人接物时,学会关爱他人,服务他人,进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河西分校以“诚真勤仁”为校训,旨在培养“做人诚仁,做事真勤”之学生。我相信具有坚强意志、苦干精神的河西学子因着“诚真勤仁”的校训,一定会在这座温良的校园里优雅地行走,展现出真实的生命情态,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先生琦曾描绘: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在河西分校校园里,大鱼是老师,小鱼是学生。大鱼先导,小鱼从游,定能不负自我,不负未来。

同学们,最后,我想模仿一下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无论河西分校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学校;你怎么样,学校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学校便是什么;你有光明,河西的未来便更加光明。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高中部王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