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中部的心理老师吴昊桐。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聆听心灵声音拥抱成长力量》。
五月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月,在这个特别的月份里,我们要给自己更多的关注,去了解、接纳、关怀这个陪伴我们最久的人——自己。我们要尝试花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和相处,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说到倾听自己的心声,我想问问大家,你有多久没有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呢?我们习惯了按照外部的指令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并要求自己做得足够好,以期成为一名好孩子、好学生、好老师、好家长。我们十分在意任务的完成效果,却很少关注过程中我们的真实感受与体验。
不仅如此,当我们偶尔想要谈谈自己所思所感时,也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应:好好学习、好好干活就是了,想那么多做什么!那么,我们的感受真的这么不值一提吗?当然不是,我们不是机器,而是一个有情绪、有感知的人。心理咨询师认为每个人的感受、体验很重要,需要被听到。因为这些感受、心情,或者说我们的心声,并不是矫情,而是身体带给我们最真实的反馈,我们通过这些心声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发现自己真实的需要。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当我们开始关注到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需要,并把它们整合起来的时候,我们会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 “自我”,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我力量”。经常压抑感受、忽略需求,会让人疲惫倦怠,内心迷茫彷徨,迷失真正的自我。
那么我们该如何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首先,我们要有意识地去觉察,尝试用语言客观描述出当下的心情感受。比如上午连上五节课,我感觉身体又累又饿,想到一会儿去食堂还要排长队,心里又感到非常烦躁郁闷;再比如朋友擅自动用了我的物品,我对他这种行为感到有些不快,甚至有些生气。觉察到感受、并用语言客观地描述感受是我们听到自己内心声音的第一步。
第二,不去评价自己的感受,而是要去探索感受背后真实的需要。比如,上午最后一节课又饿又累,很烦躁,不需要责怪自己为什么脑袋昏昏沉沉、不能打起精神听课,因为这样的感受在提醒我们身体需要食物与休息。满足了这些基本需要,我们才有力量满足其他更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再比如我们对朋友擅自动用了自己的物品感到不满,不需要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斤斤计较了,因为这种不满是在提醒我们自己的边界受到了侵犯,我们希望得到尊重。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种被保留下来的感受、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对我们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向我们传递着我们内心最真实的需要。
第三,发现自己的真实需要以后还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要。比如当我们知道自己容易在最后一节课肚子饿,而且这种饥饿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上课状态,那我们可以在课前补充一点能量;再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得到尊重,哪怕是与最好的朋友之间也需要有一些个人边界,那我们可以通过真诚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朋友建立更加舒适的相处模式。我们的内心需要蕴藏着能量,它可以驱动我们的行为。尝试去倾听我们的心声吧,当我们真正关注身体和心灵发出的需要并给出回应时,身心也会及时给我们相应的回应。
这个温暖明媚的五月,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将会组织丰富的活动,如专题团体辅导,心理短片展播,原创心理作品大赛,每周一次的心理广场活动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大家走近自我,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深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成长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关注心理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发言人 初中部心理老师 吴昊桐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二20班 虞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