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理健康,拥抱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1-05-17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守护心理健康,拥抱幸福生活》。

上一阶段的我们,刚刚进行了期中考试,相信大家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正能够保持不骄不躁,沉着淡定其实是一件颇有难度的挑战。因为现在的我们正值情感充沛、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好像很容易被一些小烦恼勾起整天的坏心情,学习的效率也因此降低。所以,我们应该多聆听心灵的声音,守护好心理健康,为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将带大家了解心理健康三个主要标准,并介绍一下日常减压的高效方法。

首先,能够合理协调与控制自身情绪。情绪就像是颜料,而每个人都是画家,生活中浓烈和清淡的色彩需要通过调节达到一个平衡。研究证明,面对负面情绪,最便捷的缓解方法可能就是走出教室,用挥洒的汗水驱赶坏情绪的阴霾。在我们学校,除了每年的运动会之外,还有体育课、课间操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大家都可以主动地参与其中。作为体育部的一份子,我常常能够发现:积极参加活动的同学往往心态更加乐观,而且能够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运动之外,面对问题时的心态调节也非常重要。心理学界将对问题的应对策略,划分为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前者包括逃避问题、否认事实等。比如,面对一门自己不在行的学科,有些同学消极怠工,而为了寻求安慰,会向朋友们表示这门课并不重要,而这样的行为只会堆积不安情绪。相反,以问题为中心的策略则着眼于直面困难本身,比如承认自己学习上的的不足并积极查缺补漏,为了攻克难题付出相应努力。如此,不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心态也会变得更加乐观开朗。

其次,培养并磨炼优秀的意志品格。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与一个人的内在认知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上要杜绝三分钟热度,把整理错题从一时兴起转变为长期习惯,千里之行就从这一小步开始。此外,当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被压力所困扰时,要积极寻找社会支持,主动向身边的朋友和师长倾诉,这些亲密关系所带来的关心与支持,是压力最好的缓冲器之一。我的母亲是一名心理专业的教师,每当我面对困惑时,她总会告诉我,现在的我正处在怎样的心理状态,对于某些决定和做法给出一点小建议,并站在亲人的角度鼓励我继续前进。回首过去,她一直默默给予我温暖,是我充足安全感的源泉。

最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与人交往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基础,只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反之,则容易处处碰壁,人际关系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我们应当牢记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想要别人如何待你,就要首先学会如何待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不同的观点或习惯往往会产生摩擦。如果矛盾发生在身边,我会提醒自己,我有选择朋友的自由,但所有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做好情绪管理,然后尝试换位思考,接纳不同的观点,这样就会发现原来一些看似无法释怀的不快并非出于恶意。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而是心理、生理之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不应仅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更是我们自己应该认真培养的良好习惯。愿大家都能积极守护心理健康,更好地拥抱幸福人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周发言人 国际部高二中英2班 张宛清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二(12)班 朱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