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心理浅析

发布时间:2018-04-24

众所皆知,高中生学习忙碌,从初上高一开始,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高中生活。

一上高中,便意味着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这个“新的环境”也是重点,是需要在安静的时候好好花时间去理解体会的。毕竟它并非只是换了一所学校,换了一批老师以及换了一群新同学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人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开始接触成熟,开始学会认知,开始成为大人的新的阶段。

初中还意味着幼稚,而高中,便意味着开始了真正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1


高一适应与认知,有的接受快的便很快迈入了学习,有的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稍有延迟,过程也会显得有些挣扎,具体表现为新知识的接纳困难、考试模式的改变应接不暇,老师教学方式与以往的不同等,不过即便如何延迟挣扎,在高二的时候,基本也就完成了完全接受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高中生的事实。

可是啊,那也过去一年了,但是不要紧,离高考还有两年,又可是毕竟相对起步慢了一些,慢了就会想抓紧,一抓紧就显得慌乱,一慌乱,对于学习,便显得粗放,一粗放,便就影响了学习最终的效果。

间接导致了所谓的“盲目学习”,“没有方向”,“迷茫”等结果导

或许在高二的学习当中还不至于慌乱,可是一上到高三,一旦面临着准备高考,面临着分数远逊预期,面临着同学们的发奋对比,那时想不慌乱都难了。

高三一旦慌乱了,对于学习,对于一般形态下的如何学习,效果都是打了折扣的。

文章最忌一目十行,看过即忘,到此处,同学们不妨停一停,将目光暂时移开,微微仰起头闭上眼睛想一想,无论你高一高二或高三,都用这个动作试想一想,以各自目前的学习状态,是否真的对自己有信心?

数分钟后回到这里,我敢说,大多数,甚至极大多数,都是没底的,甚至底气不足。

无论你成绩好坏,都不影响对高考的没底气,因为任何人对于未知,都会有种天生的恐惧。

并非因为学习得不够,并非因为没有学习,并非因为对学习方法的不自信,而是因为,各位似乎没有想过,该如何选择学习。

选择!选择!选择!

重要的事情说多几遍,高中生需要选择学习。不是学习选择我们,而是我们选择学习。

如何选择,这在于各人对待学习的看法,对待考试的心理,对待知识的观点等,都不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花一些些时间,静静地思考思考,而后选择出适合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转载自知乎

2

 

焦虑的梦境:梦中的考试

 

有很多人会报告考试会常常出现在梦境中。每每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让人焦虑的压力源时,关于高考的梦也就不召而至,在闭上眼睛后的世界里悄悄等着我了。

很典型的高考梦是像下面这样:

高考梦1

物理考试卷发下来,可是从一开始我就发现几乎都不会做,我心里想这怎么可能呢,物理明明是我学的最好的科目啊。时间一点点过去,而我在这张试卷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眼看着就要时间到交卷了,我手中的试卷还恨不得是张白卷……

3

 像这种类型的梦,基本上就是在最后紧张得不知所措时吓醒的。醒来后一擦满头的汗,庆幸只是梦一场。

高考的梦,一般总是和现实生活中让人焦虑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要在限定日期前完成一项不怎么简单的任务。这些任务引发了紧张的身体感觉和情绪、对结果及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而能够象征这些消极情绪和感受的象征物,除了高考还能是什么啊?

毕竟我们都曾经历过灰色三年和黑色6月(在2003年以前是黑色7月),在那三年里戴着朝霞出门披着星星回家,在那三年把头埋在桌上堆得如同小山的题山书海中,渴望通过一次次地练习让自己分数提高,看着高考日历一天天翻过去越来越紧张,质疑自己的能力,担忧自己的未来。

因此,虽然高考梦看似是在表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但在焦虑的情绪下面,往往隐藏着我们对自我能力的担心。

                                                                                                                    4                                                                                                                                                                                                                                                                                                                                                                                                                                                                        “曾经擅长的科目在梦里不再擅长”“时间就要到了但题目还没写完”,这些都意味着梦者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高考梦2

梦见我要去高考,结果丢了准考证/没有赶上公交车。我在梦中想尽各种办法去考场参加考试,结果到达考场时高考就已经结束了。

这些高考梦里隐藏的情绪和上边我说的“做不完题或者不会做题”的梦有些区别,上边那些焦虑表达的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而“丢了准考证或赶不上公交车”的这种焦虑情绪则表达的是对外在环境的担心,担心自己在大的环境中处于一种无能为力、任命运玩弄宰割的状态,感觉自己无法抗拒坏运气和一些突发的状况。

用心理学的归因概念去解释,即有些人的焦虑来自于内归因的“能力不足”,而有些人的焦虑来自于外归因的“运气不好”。

问题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最惨的是有些人结合了这两点,觉得自己不仅运气不好而且能力不足。

 

但实际上我们的焦虑情绪常常是受着认知偏差的支撑,不管是“能力不足”还是“运气不好”,都不一定是客观真相。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在等公交车时总觉得自己等的车就总不来,或者自己快走到公交车站就看到车开走了,于是非常生气,觉得“老天在耍自己”。

而有的人不管是不是一路读书读到博士,还是一路从公司白领干到中层高层,还是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如别人”,平白增添了很多烦恼。这些都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通过了解我们焦虑情绪,进而了解我们自己,我们才有机会去修正这些带来痛苦感受的认知偏差。而梦境,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我们自己的窗口。

——节选自简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