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黄浦杯”、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市区“个人课题”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17-03-16

各位老师:

2017年度“黄浦杯”“读书与成长”征文评选活动、2017年度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南京市第十期“个人课题”申报工作即将开始(申报市级课题必须先参加区级申报评选)。相关通知转发如下,请老师们按照要求开始准备,具体申报时间等待区里通知。

教师发展中心

2017316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读书与成长”

教育征文评选活动启事

在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读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的阅读与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书被称为教师最好的修行。近些年来,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涌现出许多热爱读书的优秀人物和先进集体。为了交流分享教师读书与成长的经历和经验,探讨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经研究决定开展 2017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读书与成长”征文活动,欢迎广大教师、校长、教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踊跃参加。 

一、主题内容

围绕“读书与成长”主题,介绍教师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指导和阅读交流,描述阅读经历中有意义有特点的人和事,反映阅读与工作、学习、研究的关系,体现阅读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二、选材范围

征文主题中的“读书与成长”,主要指教师的阅读和成长,也包括师生共读和共同成长。从阅读的内容看,可以包括有关教育的内容和非教育类的内容;从阅读的形式看,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及电子媒介。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征文题材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 读书的经历。描述教师个人或群体的阅读史,反映读书内容的变化及阅读水平、思想水平的提高。

2. 读书与工作、研究的关系。结合读书学习的实例,反映用书中某种理念和方法指导自身教改和研究的经历,以及读写结合、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等读书方式。
   3. 读书与交流。介绍不同类型读书组织的交流方式和开展经历,如读书小组、读书会、读书沙龙、学习共同体,举办讲座、征文和研讨活动等,以及博客、微信等网络交流、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

4. 关于教师阅读现状的调查和评论。包括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等研究方式,在掌握具体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或现象描述,反映教师阅读的现状、经验和问题。           

无论哪种题材类型,都应围绕征文主题,反映教师读书和成长的具体过程和状态,避免单纯的内容介绍和抽象的分析论述。因此,本次征文不包括书评或读后感一类来稿。

三、注意事项

1. 本次评比为匿名评比,正文中不能出现个人的姓名、单位等信息。如违反此项规定,将取消评选资格。

2.文体不拘,提倡撰写叙事性的案例,也欢迎调研报告和现状评论等。内容应是真人真事,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写作形式,体现出各自特点。       

3.文章篇幅一般以4000字左右为宜,未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中公开发表。

4.征文格式:(1)页边距:上2.5厘米,下2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2)标题:三号黑体;(3)正文:小四号宋体,一级标题四号黑体,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黑;(4)文中案例可以用仿宋或楷体加以凸显;(5)来稿左上方注明“黄浦杯征文”字样。

5.征文内容:文章内容要和征文主题高度相关,其他无关文章请勿投稿。

本次征文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作品将择优在《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上陆续发表,并在征文活动结束后结集出版。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7
2

 

 

 

关于开展2017年度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教科所(室)、市各直属学校(单位):

为深化教育改革,总结教改经验,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于20173月在我市中小学、幼儿园范围内启动“优秀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

一、征文内容

本年度案例、叙事评比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题,涉及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及探索,具体参见征文的分类。

每篇文章篇幅一般在2000——6000字为宜。

二、征文的分类

为了便于文章的登记、归档、查阅和评比工作,参评文章分为以下32类: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中学数学、小学数学、英语、思品教学、德育(包括班主任工作)、心理、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教育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育科研、教育管理、卫生保健、小班化、做中学、特殊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育、少先队、课程建设、其他(以上类别未涵盖的文章均包括在内)。

三、文章的征收与纸质文本的要求

1.文章征收

2017年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统一委托各区教科室(所)负责征收,市直属学校(单位)教科室负责征收本学校(单位)的参评文章。

2.文本的要求

各区、市直属学校(单位)经遴选,上报市教科所的文章需网上申报。注意:本次评比为匿名评比,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的正文中不能出现个人的姓名、单位等信息。如违反此项规定,责任将由其个人自负。

3.注意事项

1)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不接收教师个人的直接报送。

2)文章作者限一人。

3)每位老师只能有一篇文章参评。

4)参评文章未获奖、未发表。

按照南京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规定,同一人同一时间参加同一部门的征文评选,只能有一篇文章获奖,以最高等次为算。

南京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南京市教育学会

20173

 

 

 

关于南京市第十期“个人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科室(所)、各中小学校、各幼儿园:

南京市第十期个人课题申报工作将于20173月正式开始。为进一步提升个人课题的研究质量,第十期个人课题研究时间仍为两年,采取逐级匿名评审、择优立项的方式。

 

根据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一位老师不能同时研究两个市级“个人课题”,已经立项的市级第九期个人课题主持人无需再次申请。

市级第十期个人课题不收取任何评审、立项费用。

 

南京市教科所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