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园】全省第一!我校“小科学家”的奇思妙想走向全国

发布时间:2023-04-07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金中河西初中部查又铭同学从近700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获江苏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进入国赛预选阶段。

 

全省一等奖获殊荣

第三十四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江苏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单位共同主办,是目前省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536支代表队的近700名选手参加终评。

来自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一16班的查又铭同学发明的“一种可预防火灾的智能插座”,经过激烈角逐,在全省446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江苏省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并获得大赛专项奖汇景研学奖,进入到国赛预选阶段,展现了优秀的科技创新实力。

 

 

查又铭同学发明的“一种可预防火灾的智能插座”,可以主动报警提示和自动切断电源,采用红外测温技术,更快速、准确地发现火灾隐患;带温度及信息显示液晶屏,可以实时显示温度和状态信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属于发明制作首创。

 

 

 

 

智慧校园新样态

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示范单位”、“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STEM教育首批试点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校园新样态,通过打造真实的学习空间、延展智慧的教育场域、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深层变革,让“智慧教育”真实发生。

 

真实的学习空间

金中河西拥有比特实验室、3D打印室、机器人工作室、技能创造室、仿生机器人中心等1300余平米的“智慧教育”空间,另有通用技术教室、科技创新教室、通用技术设计室等科技相关活动场所近2000平米。

编程中心

小学部科学教室

 

 

学校开设机器人、三模、创新堂等十余个科技社团,常态下开设比特实验课程、梦想课程、STEM课程等实践课程,参与人数超过8320人次。每年平均开展科普活动12场,参与人数超2500人次。

 

人工智能课程

 

 

 

智慧的教育场域

学校加强全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努力提升学校教师开展前沿科技应用研究整体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善用技术、善用资源、善于教学、善于评价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为目标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新样态。

当前学校课题:

《创想空间——未来学习空间新样态》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案例集》中;

省级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现已结题;

PBL+IT:基于“智慧仿生空间”的课程实践》获得“南京市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计划项目”立项。

科学实践探究

 

教与学方式的深层变革

学校每个班级均配有希沃互动一体机,每堂课均用各种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每年开设智慧教学研究课、公开课近200节,涉及语、数、外、化、物、生、政、地、史、信等各学科。各科老师可以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教学,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数学组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使静止的曲线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难题;化学组老师利用化学做图软件使微观的物质结构宏观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英语组老师利用手机的阅卷系统,及时快捷地完成英语选择题的批改与统计,大大提高阅卷的效率。

针对智慧课堂应用,从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再到教学的成果及资源应用洞察,微观展示整个智慧课堂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从而支持校园决策者智慧课堂的应用决策。

智慧课堂应用

 

硕果累累

我校在各种科技活动竞赛中屡获佳绩,1000多人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多人次教师获得“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历年收获“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荣誉。

金天同学收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保送北京大学;

咸浩哲同学收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铜牌;

仇嘉明同学成为全球权威信息学竞赛平台最年轻的大师级选手;

王迦唐收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科创未来编程挑战赛一等奖

18人代表队包揽建邺区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现场赛一、二、三等奖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金中河西将立足自身智慧教育特色,大力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热爱科学、投身科学,培养健雅诚仁、未来胜任的优秀学子,为教育创新能力与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与提升埋下种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