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系列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6-09-29

 

2016926-27日,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启动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论证活动在我校千人报告厅隆重举行。

26日下午2点,活动准时开始。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省政府办公厅邹宁华副主任、省政府办公厅黄乐年处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吴焱炜科长、省教育学会陆志平常务副会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彭钢主任、江苏教育报刊社孙其华社长、省教科院金连平社长、省教育装备中心徐俊峰主任、省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倪娟副所长、南京市中教处周鹏处长、南京市金陵中学教育集团孙夕礼董事长、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朱焱校长。开幕式由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倪娟副所长主持。

朱焱校长首先致辞。朱校长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将我校确定为项目执行学校。他表示,通过此次活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将有机会聆听全省专家的指导,学习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这对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马斌处长宣读了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江苏省课程基地指导中心及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的文件,并发表重要讲话。

开幕式之后,与会代表们齐集图艺楼前合影留念。在校领导的陪同下,代表们参观了我校的“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创想空间”、“西河雅集”。参观结束以后,20所学科联盟牵头学校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人文等九大学科类别顺序,就本学科联盟建设的构想和实施方案,分别作了精彩汇报。

最后,陆志平副会长结合各个学校的报告作了总结点评。陆会长对我校课程基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我校的课程基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同时,他指出各学科联盟牵头学校的“盟主”要发挥作用,“不忘初心”,不仅要思考自身如何建得更好,更要思考如何在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指导中心统领下“如何让所有的课程基地做得一样好”。

927日上午,倪娟副所长负责的省教育厅三个前瞻性教改重大项目之一“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进行了专家论证。原中央教科院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长江学者”、一期院士培养对象、博士生导师杨亦鸣教授,山东省教科院战略研究发展所曾庆伟所长,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叶绪江副处长、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陆志平研究员、《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金连平研究员,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质量检测中心主任董洪亮研究员等专家领导出席论证会现场。论证会由省规划办主任彭钢研究员主持,各学科联盟牵头学校、项目实验学校的校长及部分其他课程基地学校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倪娟副所长从项目的背景、研究基础、研究内容、项目的框架和项目的组织推进、实施分工、预期成果等方面对项目总体方案进行了解读。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淮阴中学、扬大附中、江苏省南通中学、南师附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等8个实验单位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根据项目总体目标与子课题研究目标要求,依次汇报了各自所承担的项目子方案内容。

汇报结束后,金连平、曾庆伟、叶绪江、陆志平、董洪亮、杨九诠、杨亦鸣、彭钢等专家对项目总方案和8个实验单位的子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论证。专家们希望各项目学校要围绕项目总方案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要紧紧抓住“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促进“育人模式的转型”这个目标,形成全省高中学校的样本。一方面,专家们认为此次论证会“意义非凡”,活动影响广泛,研究选题很好,对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专家们也表示,这个项目在高考的背景框架下进行育人模式的转型具有很大的难度。希望通过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的成立、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的启动、省前瞻性教改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论证,让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更有方向、更加务实、更加精彩!

 马斌处长宣读省教育厅文件

 

倪娟副所长主持开幕式

 

IMG_8356_副本.jpg

朱焱校长致辞

 

陆志平副会长点评

 

彭钢研究员主持“育人模式转型项目论证会

 

专家论证“育人模式转型项目实施方案

 

专家论证“育人模式转型项目实施方案

 

参会代表认真聆听

 

与会代表参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创想空间”

 

代表及来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