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通向更好的明天——金中河西首届读书报告会发言

发布时间:2020-03-24

 

尊敬的成所长、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20191218日。再过两周,我们将迎来2020年。很高兴在2019年的年末,金陵河西教育人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读书心得。我想这是我们迎接新年最美好的方式。

“读书”是一个最熟悉的话题,又是一个温暖的话题。“读书报告会”是一个常见的活动,又是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活动。关于读书的价值、意义,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今天,我们举行“首届读书报告会”,正式以学校的名义推动读书活动,我以为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2015年,我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一种责任使然,我有义务让我们金中河西的校园更加充满书香气息,让我们的老师更有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更有能力讲述知识背后的辽阔与博大。下面我谈谈我对读书的理解。

 

一、读书是精神生活

读书是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是谋求自我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的必然之路。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性格的一部分,让人终生受益。读书,还是精神的开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有涯之生,耕无涯之域。她可以让我们在变幻的生活中获得一份安定和从容,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回归宁静,享受时光。

阅读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承载着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呈现出文明的高度。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或设立有品质、丰富多样的书店,或在公共空间涵养阅读氛围,推动阅读成为日常的公共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最好样态。

学校,是一个书声琅琅、弥漫书香的地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书香,让生命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思索、一种凝练,一种延续。当你踏一路阳光,走进安静的校园,扑面而来的书香气,会让你陶醉其中。

读书永远是教师最优雅的姿态。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路径。当我们在生活、教学中遭遇难题,总有一本书在等着我们。当你安静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心仪的观点跳出来,让你怦然心动:别具一格的教育实践、尊重个性的教育生活、顿然醒悟的教育思想……这些是阅读赠与我们的礼物,让我们与更大的精神世界相连。
  
读书犹如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一个人的精神品相里,把时间留给读书,让读书成为我们金中河西人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

 

二、读书是智慧之光

读书是智慧之光,是与穿越千年的先贤智慧对话。如果你读《论语》论仁爱,读《诗经》论人生;读《理想国》论正义,读《斐多》论灵魂不朽,你会在阅读中领悟那闪耀光芒的人类智慧。就像爱默森所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读书能丰厚专业智慧底色。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圣地,教师的思想追求和文化品位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力,课堂教学就会外化出一道绚丽的风景。教学不单单是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应是对教材文本审视之后的创造,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精神活动。所以,教师需要文化的滋养,而阅读是教师智慧生长的重要路径。

读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没有读书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也很难培养出读书的学生。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和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读书可以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只有不断读书,我们才能有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护呵我们学生的生长。

读书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品格,优秀的教师都是爱读书的文化人。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慢慢的经过书香的洗礼,气质就会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就会变得细腻而平静,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赋予我们一起生长的智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各有不同。通过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把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变成为教师群体共享的资源,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使大家感受到,一本书、一个人的阅读,能够带给大家长久的思索和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举办读书报告会的价值所在。

 

三、读书是文化镜像

读书是一种文化镜像。浩荡五千年,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华夏文明,而源远流长的书籍,便是文化经久不衰的载体。那些经过时间长河淘洗下来的经典著作,浸润着优质的文化基因。对学校、对教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文化镜像。

读书是文化自觉的品质升华。校长的责任在于让学校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用文化管理学校,用思想引领教师。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积淀并被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理想的校园是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学生文雅,师生共同规范行为文化、升华精神文化、构建合作文化、倡导学习文化。对于教师,阅读就是发展;对于学生,阅读就是成长;对于学校和校长,只有把培养真正的读者作为教育的永恒追求,才会有高品质的教育,才会映照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尊重规则的自由,源自本心的善良”的文化镜像。

 

四、读书是收获幸福

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获得幸福的方法在于爱和创造。爱,来自于情感教育;创造,则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文学思想的创造、艺术美感的创造、生活前程的创造,每一种创造都会使人达到幸福。情感教育和创造的前提都在于读书。

体验过读书乐趣的人是有福的。所以,英国作家毛姆坚定地认为,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享受并非是不道德的。阅读当然也是一种挑战。有时候勇敢地走出阅读的“舒适圈”,踮起脚尖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天花板,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享受。

读书不仅让我们修炼出从容文雅的外在,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幸福充实的内在人生。这种幸福,可以传递给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幸福的学生,书本带来的宽阔眼界、豁达胸襟、随和态度,能让教师更自信地在三尺讲台上培养出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的学生。

塞林格曼说,幸福是可以学习的,生命有涯,乐观前行。通过读书可以获得一个富有生命创造力的、自强不息的、自由而独立于天地之间的灵魂;可以拥有一颗真诚、善良和质朴的心灵;读书让我们如此幸福。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精神的旅途,目光所到之处,都是征程。就像我们美丽的校园四季都有花开一样,在阅读的路上,我们也会发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而每一步都在发现更好的自己。
   
我希望我们的老师每天从看手机的时间里抽出半个小时读几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到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本书。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气质,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品位,因为这是一条可选择的路程。读书的作用,也许不会在第一时间释放,但它一定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推着你一步步走上坡路。我们每个人都去读书,一定会使我们金中河西充满人文的光辉,通向美好的未来。

下面,我向老师们推荐以下书目,供大家参考。

最后,预祝本届读书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