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耕森
尊敬的季主任、陈主任、黄院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1月17日,再过三天,我们将迎来24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了大寒,就是立春。一个新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现在正值学期结束,是大家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但仍然如期举行首届“名师计划”培养项目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说明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感谢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季主任、陈主任、院长在百忙之中,亲临学校现场给予指导。
目前,金中河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民办学校办学的时空背景还是学校发展的现有状态,都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来支撑学校的发展。教师成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的生命力,让教师的发展走在前面,这三句话在今天看来更有价值意义,更显现实需求。
培养优秀教师,学校需要搭建平台、苦练内功,更需要“开窗放入大江来”,引进更多的优质资源来成就教师成长,以学术的视野、前瞻的理念、深刻的对话,召唤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帮助大家在贴地行走的实践中,不断丰盈自我,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思考,正是我们与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展开合作的初心所在。
前期,我们从全校近七百名教师中,选拔了在座的两个班共100名教师。我们的合作校——南湖二中也选拔了15位教师一起参加。你们本身就是学校的优秀教师,能被选中参加这样的培训,应该感到自豪和幸运。在此我代表学校和南湖二中申校长向你们表示祝贺。首届“领航班”的学员,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未来更希望有特级教师。“远航班”的学员,培养目标是区、市“优秀青年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开展“名师计划”,大家都很关注,如何理解“名师”?如何成为“名师”?我想谈两个关键词,一是真实,二是自觉。
第一个词:真实。
学校发展需要一大批拥有“称号”的教师。不可否认,这是衡量学校内涵、品位,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家长信任学校、选择学校的重要因素。学校坚定不移地支持,并尽一切可能,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帮助每一位教师,通过各种级别的赛课、学术评审,获得更高级别的荣誉称号。这是学校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但我也诚恳地希望,“名师”这个词,重点不仅仅是“名”,更在于“师”。想要成为“名师”,既要扎根在话语表达、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中,也要扎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希望在座各位,既要有成为“名师”的期待,更要把专业发展的根,扎在课堂,扎在真实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得更快,也会走得更真实。只有在真实中,你才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师”。
成为名师,我还想说第二个关键词:自觉。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教师需要三种自觉。第一种是对自我生命的自觉。第二种是对他人生命的自觉。第三种是对外在环境的自觉。
这三种自觉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融合表达。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对自身发展的清晰认知,对目标的坚定追求;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都有丰富的联结;对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比较深的了解,并愿意为了学校更好的未来,共同付出努力,获得自身专业的提升和对学校发展的贡献价值。
希望这三种自觉,能沉淀在每个人的精神深处。在为期两年的学习中,希望大家克服困难,珍惜学习机会,严守培训纪律,不得随便缺席。在学习中能积极思考,联系工作实际,勤加反思,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在和同伴的对话交流中,相互鼓励,彼此促进,携手前行。希望大家对学校发展,更多一些“舍我其谁”的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我还想到,梅贻琦校长曾说过,“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们的“名师计划”培养项目借助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的优质资源,将有一大批教育专家、一线名师为我们授课,希望大家抓住这样难得的机遇,提高学养,提升水平,提升境界。在生命自觉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中,找到教育的人生意义,让学习的收获点亮我们的教育生活。我期待与你们一同分享通过“名师计划”培养项目获得更多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再一次感谢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感谢季主任、陈主任、黄院长。期待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各位专家,给我们带来更多指导与帮助。
祝各位老师学习顺利,工作顺利,新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