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未来的弦歌——在2020-2021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2-22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民间历法“八九”的第一天,七九河开,八九燕回,一个明媚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中学部近5000名师生相聚在这里,举行牛年新学期开学典礼。在此,我要向全校师生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牛年大吉,万事顺意!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辛丑牛年对于我们金中河西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这一年,我们将启动实施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下面,我想谈三点。

 

一、新的起点,学校更具美好的未来

面对新的时空背景和发展机遇,基于学校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经过理性分析,多重论证,我们编制了《五年发展规划及行动纲要(2021-2025)》。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明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蓝图,站在今天看未来,着眼未来办教育,我们将进一步重塑空间文化和发展生态,形成金中河西的办学思想体系和路径选择,以教育人今天的认知与行动更新,明确“人本价值·一体融合·未来生态”的发展定位,确立“健雅诚仁,未来胜任”的育人目标。我们将从“一体优势、文化氛围、人本管理、队伍建设、多元课程、质量提升、智慧生态”七大发展领域着手,以系统的力量打造“河西教育卓越体”。

在新学期乃至今后五年的时间内,我们各项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落实五年规划这条主线,全校各学部、各中心要形成明晰的操作路径和具体的实施内容,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与落地生根相结合,进一步理顺关系、激发动力、释放活力,以规划的实施为新的起点,构建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内涵发展的支撑体系、高位发展的保障机制。推动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二、新的期待,教师更有教师的样子

未来五年,学校将更加强调教师发展的价值,清醒地了解和判断教师成长的路径。全体教师要用预见未来的眼光把握正在到来的机会,深刻思考、积极行动,搭建自我展示的操作支点与行动空间,以专业生活的方式,融入学校新的发展征程中。每个积极发展专业的教师都会欣慰于我们的教育终于在专业的努力之下变得更有教育的样子,学校更像学校,教师更有知识分子的厚重感。

希望行走在校园里的每个老师都能以优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达观的心态享受教育生活。让校园里的每个生命互相映照,互相温暖,彼此成全。在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凝聚向上的力量,追求共生发展。

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四个学部的“一体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教师的“一体化”成长,更是实现系统共生的关键。我们将实施“共享人才”制度,探索启动部分种子教师开展循环教学和跨学段整体教研,建立学部、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通道,让我们的老师以更高的站位,找寻发展支点,获得发展空间。

三、新的目标,校园更富生命的质量

“健雅诚仁,未来胜任”是新时期贯穿学校十二年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期待的河西学子未来的样子。“健雅诚仁”是基础、是根基,来自于金中河西校训校风中的核心要义。“未来胜任”是发展、是目标,指向学生未来终身发展、社会担当。希望每一个金中河西学子都能从一个自我发展的个体,成长为志向远大、担当有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因学校而美丽。希望同学们在美丽的河西校园里拥有自由的心灵和阳光的心态,感受人性的美好,体验成长的力量。

今天,我想送给初三、高三的同学们一个关键词:冲刺。进入初三、高三的你们,即将面临新的挑战和下一个人生路口,你们要珍惜时光,科学备考,刻苦勤奋,努力冲刺,实现自己的中考高考目标!

对初二、高二的同学们,我想说两个字:坚持!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坚持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坚持丰盈你的情感世界,坚持超越你的能力定势。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对初一、高一的同学们,我想说两个字:奔跑!希望你们以奔跑的姿态开始新学期的生活。奔跑是一种生活态度,奔跑是一种进取方式,只有不断地奔跑,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你将在这一路风景的奔跑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取舍,学会迎接各种挫折与磨炼的挑战。

对国际部的同学们,我还想特别说两个字:融合!希望国际部的学子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学会融合学习,提高生涯规划力,增强文化交流力,培养全球胜任力,让自己努力成为世界文明互通的推动者。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不是奢侈的梦幻,而是一种激励自我的挑战。我们金中河西人将带着今天的自信与自豪,怀着走向未来的智慧与胆魄,追求人本价值,实现一体融合,构建未来生态,将金中河西建设成为南京领先、全国知名、国际影响的一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十二年一贯制现代化学校!

最后,希望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在新学期发扬“三牛”精神,携手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