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研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10月22日,金陵河西“名师计划”培训第二期暨“未来胜任”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培训会在美丽的校园如期举行。此次培训的主题为“综合素养与科研能力提升”,旨在帮助教师强化思维能力,在课题研究设计中提升理论高度与写作品质;优化沟通方式,提高教学艺术,积极拓展专业成长之路。
专家讲座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汪雅霜为大家带来讲座《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方法与案例》。汪教授用诙谐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实例,从选题的拟定、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的撰写等方面,为我们具体而详细地讲解如何在规范中追求高质量写作课题申报书。汪教授指出:课题要基于课标、基于校情、基于自身学科,选题拟定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内容要全面具体,选题切口要小而专,技术含量难度要适宜。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晓愚为我们带来《从表达到抵达:沟通的策略与智慧》的讲座。李教授现身说法及列举身边人的故事,让老师们明白高效沟通的四条标准:铸就细节、为对方赋能、心中有人、具备文化软实力。接着向老师们传授了有效沟通的三个意识:目标意识、对象意识和媒介意识。李教授在热烈的气氛中带领我们走进沟通的艺术境界。
学员感悟
汪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一个半小时为我们详细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关键环节注意点。听了汪教授的讲座,我不但从课题写作技术上获得了具体策略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心态上消除畏惧心理,激发自己研究意识与热情。
——王建
李教授一个个经典的沟通案例,让我明白了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关系的建立。通过此次讲座,我明白了有效的沟通需要有清晰的目标,需要我们理解对方的需求与期望。这让我理解智慧沟通的艺术,为日后增进师生间的理解、想法与互动打下了基础。
——李婧老师
万里之船,成于罗盘;专家引领,前路明辨。相信老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一定会在教学的航道上且思且悟且成长,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开辟出一片更开阔、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领域。
(供稿人:赵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