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第二次集中研修

发布时间:2021-03-30

草长莺飞,春光明媚。3月28日(周日),“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第二次研修如期举行,我校100位“名师计划”培养项目学员和我校共建学校——南湖二中15位领导、老师共同完成了为期一天的集中研修。

本次研修,特邀南师大博导李如密教授、江苏省师干训中心王高教授、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曹茂昌副主任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我校穆耕森校长、庞洁副校长、赵建宁副校长等到场进行指导。

 

李如密教授作讲座

李如密教授的讲座题为《教学风格理论与优秀教师的成长》。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学风格,包括:教学风格的本质与特点、类型谱系、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发展、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与阶段,以及创造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李教授鼓励大家:通往优秀的道路有很多,穿合适的鞋,走更远的路,做回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形成独特风格的教学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王高教授作讲座

王高教授的讲座题为《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修炼》。他围绕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怎样成为谁”,鼓励老师们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实现,一辈子学做老师,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在实践中掘进成长,提升专业智慧,促进思维深化,在“学、思、行、著”的教育历程中,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

 

曹茂昌副主任作讲座

曹茂昌副主任的讲座题为《品质:教师成长的应然诉求》。他以“成长是为了取悦自己”为开场白,阐述了高品质教师的成长方式、成长要素和发展路径。曹主任重点阐述了高品质教师的成长要素,包括高远的职业理想,先进的专业理念,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能力素质,其中,能力素质又包括德育能力、科研能力、课程能力和协作能力。曹主任借用顾泠沅教授的话与大家共勉,“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三场讲座分别由倪长娥主任、姜宁主任、周景明副主任主持

 

  

国际部刘畅老师、初中部丁琳老师、高中部王建副主任代表全体学员发言

 

孩子有不同的花期,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也应自我倾听、内向修养、反身求己。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风格,面对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真”和“诚”是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东西,教师学习的本质是要去不断发现不足,不断提升自我。

——国际部刘畅老师

 

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育生活中的变化和需求,敢于打破自己原有的专业系统中的平衡,才能突破“高原期”,实现从“熟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初中部丁琳老师

 

教师的生命成长,需要靠近高人寻找成长支点和途径,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成长的根深植在学校这块土壤当中,在职业训练中,造就德性和良知,转变教学观,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课程能力,在守正中创新,积极探求自己的发展路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高中部王建副主任

 

黄宁生教授为学员布置作业

三场讲座之后,“名师计划”培养项目班主任、原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宁生教授布置了近期作业,期待“领航班”和“远航班”的成员,从课题研究或论文撰写入手,梳理教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积极的行动研究。

“名师”不仅仅指获得各种专业称号,更重要的是涵养专业德性,以尊重和热爱,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品质,一路耕耘, 在学生更好的成长中,抵达内心的丰盈,过一种有价值的教育人生。让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