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轻烟触心火
高三(6)班 沈靖瑶
梵高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作为单独的生命体,每个人心中的火都是隐匿而独立的,但行走在人世间,总会遇到那一个或一些人透过轻烟,触到我们的心火,那便是友。
友即志同道合之人,尽管总是与“朋”连用,但从古代二字不同的解释来看,“友”更偏向于心灵的契合和志向的统一。不同于如今人们所广泛理解的友,在开心时相聚狂欢,兴尽后各自离散,真正的友是在精神和思想上站在相同的高度,是茫茫人海中懂得彼此所思所想的人。在光影和浮华中能够静定下来,寻得这样一友,实属不易。
寻友如寻泽而渔,寻对了方能有所收获。正如荀子所云:“择良友而友之。”何为良友?一或如苏轼在客者迷茫时点破逝与不逝的意义,创造出一片豁达天地;一或如钟子期,听得见伯牙心中的高山流水,以至子期逝后亦再无伯牙;一或如鲍叔牙,了解管仲的利或不利,耻或不耻。寻友,寻找的是心灵的伙伴,能在迷茫时化开心中的迷雾,能彼此扶持着前行。如果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生而孤独,那么寻友便是在这永恒的孤独中增添一丝相知相惜的惊喜。有所谓人以群分,当我们友良友,触碰到彼此的心火而传递温度,我们眼中的人世亦变得光亮而美好,连同着我们自身一起。
总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即谓贤者之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与老子的“上善若水”一对照,便知君子之交不仅平淡而且至善。“元白”作为传为佳话的一对友人,梦中相见,笔中流情。距离使他们难以相见,归于平淡生活,岁月却未冲淡他们的友情,艰难时刻的一纸书信亦能使人泪下。真正的友,其实无所谓远近,也许他身在咫尺,也许他远在天涯,只要彼此留存那份相知、相思、相助、相契,便是人间最温柔而畅快的意境。若寻得这样一友,平淡如水却天涯若比邻,乃生之大幸。
泰戈尔说:“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但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太久。”你微笑不语的时刻,我便明了你早已透过飘渺薄烟触碰到我心中的火焰,原本单调的平行线因生命的重叠有了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