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书签

《猎人笔记》一本现实主义的好书。语言细腻,值得深读。希望你会喜欢这本著作。                                          ——江玉儿
2020/04/27

不可枉为读书人

不可枉为读书人 高二(3)班 王若兮 为什么要读书? 这是那天听见的最发人深省的问题。 正是秋末冬初,雨已经让人烦了半个月的神,好在这一天只是有些许的雨丝落。说起来,去过雨花台多次,却从不曾去访过杨邦乂、方孝孺的墓。此行,也长个见识。 雨花台称得起青山有幸埋忠骨,北门正对的便是烈士群雕,阴云中那些雕塑气魄昂扬,让本来闲适的我们肃穆起来。沿着路往山上走,只觉得深秋的雨花台一片洋洋洒洒的景,风扶银杏,划下三秋一片金;雨戏枫林,浸得初冬十里红。 方孝孺的墓离北门不远,墓还没有看到,赞扬褒奖的碑已经或揩或草或篆的刻了一路。然后便看到了黑色大理石砌的恢宏的陵墓和石碑,前面还有塑像和牌坊。这与母亲说过的她小时候看到的一片荒芜的方孝孺墓完全不同。忽然记起刚刚路过的杨邦乂剖心处,同为墓地,相距不远,一个气势恢宏,另一个却是连天荒草。杨邦乂的碑上不仅有裂痕,而且已经有杂草在裂缝中发了芽。身为抗金将士,为国捐躯,却被后世这般遗忘,不知杨邦乂是否会觉得不公。只觉得处处烟波,弥有忠骨千载恨;点点牛毫,空余志士百年愁。 听老师对方孝孺的评价,算是推崇备至。然而个人鄙识陋见,以为此人忠节可泣,品格或缺。他一句话,死了多少人?况且同是朱家天下,又何必如此愚忠?与方孝孺相比,我倒是更尊敬杨邦乂。 老师说,姚广孝评价“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古人读书,为了做官,当不上官的,难免写点什么“拔剑四顾心茫然”来抒发一下怀才不遇的愤懑。现下也一样,读书是为了考大学,依我平日所见,不考的书目几乎没有人读。我自己素来喜欢古人的文章,有人曾经笑我说:“这考试不考的,读了有什么用?浪费时间。”非也!读古之文,可以兴怀,得以修身,足以养性,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读书,不知要上进;读少书,不知有原则;懒读书,不明世事;厌读书,不晓会堕落。读好书,择书而读之。选好书读,不是选考书,只为了考试而读,只记考试要的思想,而自己读书时脑海一片空白,这样即使是成绩名列前茅,也未毕说得起是读书人。 方孝孺读书读得好,我不清楚是他读的好,还是的考的好。若是因为考得好被称为“读书的种子”,那就无怪乎现在读书风尚如此了。 要说读书人,见多识广才有
2016/02/23

黑暗中的那盏灯

黑暗中的那盏灯                                 国际部高一(5)班  王浩然 “啪。”灯关上了。一片黑暗。                                     舍友们不满地絮叨起来。“我脚还没洗呢!”黑暗中一个人影捏着两只袜子,很不情愿地将脚塞入了被窝。 “唉!”声音不约而同响起,大家都不情愿地躺了下去。 上初中以来,追寻光明,渴望晚点儿关灯,一直是大家每天最急切的需求,可每次都被宿管无情地扼杀了。 初三如约而至,学习更紧了,大家每天都拖着一个躯壳回来,比以往更晚,唯一的好处是,宿舍的灯光似乎可以亮得久一些了。但大家还是不满这多出来的一点光明,久一点吧,再久一点,这种心声,依然被宿管无情地拒绝。 不通情理! 但他留给我的印象,却在那天之后,发生了变化。 期末考试前的夜晚,大家都坐在床边,不知该做些什么。“咔嚓”,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大家赶紧钻进被窝,等待着什么。 一个厚重的声音响起来,“好好睡吧,明天要考试。” “啪。”灯关上了。我闭上眼睛,莫名地感受到一丝暖意。 三天后,成绩出来了,遭受了晴天霹雳的我坐在床前,不住地叹气。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我恨不得立刻关灯,好让自己坠入无尽的黑暗。 宿管又来了,他在宿舍里晃悠着,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欲言又止。 “这次考得怎样啊?”他靠在墙边。 我不说话。 “没考好?” “嗯,是第……”我支支吾吾,几乎想象得到他听到我名次后的鄙夷的眼神,但我还是说了,说完头低得更厉害了。 宿管走过来,对我说:“没关系,不挺好的嘛。”说罢,他背着手离开了,我似乎仍能听到他夸奖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 有一股暖流忽地贯穿我全
2015/12/30

原来还可以这样学习语文

原来还可以这样学习语文 高二(4)班崔昊昀 上周日,在各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精灵文学社社团骨干参与了一次语文学习活动。此行去的是雨花台,重点观瞻方孝孺墓。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户外学习的尝试,就我个人而言,也是了解了一种不一样的语文学习方式。 周日一早过来,本来有些担心,怕没人来,也怕突然下雨。不过幸运的是,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非常顺利地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特地瞻仰雨花台东北角的方孝孺墓。关于方孝孺的故事,我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管其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或是否有价值和意义,但是在那个时代,在那种社会,他的气节应该为大家所折服。 最后,我们在木末亭里面进行研讨,精灵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钮老师和朱老师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曾听别人说,文天祥也是无用,竟然认为自己以外交身份劝说敌方可以“纾祸”,还认为自己能够探清对方布防。兵部尚书都是“叛将之侄”,自己还能逞什么能?结果自己被软禁,逃出来也是提心吊胆。最后连皇帝都投降了,自己还在那儿愚忠。我觉得这和方孝孺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信仰呕心沥血,甚至面对死亡都不惧怕。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去了一次雨花台,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收获。作为一名中学生,突然觉得有点儿愧对我曾经去的很多名胜古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希望每一次出游都能像这次一样,收获良多。
2015/12/21

买 菜

买 菜 初一(8)班 陈诗萱 11月4日,我爸过生日。我和老妈决定去为他的生日宴做准备——买菜! 来到菜场,只见碧绿的青菜安静地躺在柜板上;鲈鱼似乎有用不完的活力似的,不停地蹦着;石榴咧着嘴,露出一口红牙,正对着我们大笑呢!而人呢?瞧,卖鸡蛋的小贩高声喊着:“鸡蛋!新鲜的鸡蛋!”卖肉的屠夫正一下一下用力剁着五花肉……好不热闹!我和老妈十分默契地分头行动:我去买肉,她去买菜。我挑了几块肥瘦适中的猪肉,又买了一袋子羊肉串。和老妈汇合时,老妈说:“还缺一条鱼,去买昂刺鱼吧。” 我一听,皱了皱眉头,奇怪地问:“我怎么记得老爸喜欢吃鲈鱼呀?不应该买鲈鱼吗?” 妈妈笑了笑,说:“你记错了吧,明明你爸喜欢吃的是昂刺鱼。”我连连摇头,大声地为自己争辩:“不对不对!老爸就是喜欢吃鲈鱼!是你记错了!”老妈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小声嘀咕道:“不可能啊,肯定是昂刺鱼呀,怎么会呢……”我趁老妈发呆时,对她说:“不如我们打个赌,你把两种鱼都买回去,看老爸喜欢吃哪一种。”老妈立刻爽快地答应了。而我却没看到,老妈脸上一闪而逝的那种“你输定了”的表情。 回家,我和老爸说明了赌约,老爸听了“呵呵”一笑,说:“还是女儿了解我,我喜欢吃鲈鱼。”一锤定音,耶!我赢了!老爸调皮地向老妈眨了眨眼…… 晚上,口渴的我从床上爬起来去喝水,却看到老爸的房间开着灯,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谈话声。我好奇地凑上去,听见老妈问:“你不是喜欢吃昂刺鱼的吗?”“啊,那个啊……你不知道吗?女儿很好面子的,得让让她,懂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爸爸是如此地在意我,关心我。我爱你——爸爸! 评语:生活多么美好:爱着,被爱着!孩子好可爱:善于观察,文笔流畅。 (指导老师:于洪昆)
2015/12/16

北宋奇遇

北 宋 奇 遇 国际部高一(4)班 郝妙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序 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又是那张雕花硬木大床的顶部。“真希望是在做梦啊!”我苦恼地揉了揉额角,起身下床开窗通风。窗外人声沸杂,旅店房间薄薄的木墙抵挡不住百姓和乐的气氛。楼下酒坊散发出的酿酒香气,货郎口中呼喊着的悠长吆喝声,街头卖艺者手里胡琴拉出的喜庆调子……乱炖般钻进我的房间。很明显,这里是北宋年的国都汴梁,亡国之君徽宗还未登基,一切都显得无比祥和,然而这并不是我一直生活着的21世纪。 三天前,我应某儿童杂志的邀请,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参加一个作家研讨会,住进了主办方提前安排好的酒店。据说这家酒店的原身是宋时的一家酒楼,当年曾占据了汴梁东区外最热闹的地段。当时我并没有特意关注这个传闻,只当是酒店为了吸引游客入住而编出的故事。结果没认真留意的后果就是,一觉起来后我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行李消失,手机没有信号,原本六层的楼高降低到了两层的高度,窗外不甚宽的街道上行走着的有热火朝天做生意的布衣小贩;有头插步摇的年轻少妇拉着手中的垂髫童子缓缓走进路边的脂粉店;也有衣着华丽的贵公子轻摇着手中折扇,后随三五家仆,散步似的走着;更有行为粗犷的背包武者从兵器铺里踱步而出,手中拿着新打的长刀,面上溢满欣赏之色。 街面上的热闹并没有让我的心情有丝毫改观。我的头仿佛被钝器击打过一般,思维混乱成一团,好像失去了语言功能,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一切都似乎脱离了我的控制。突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有身穿粗麻开襟的店小二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个铜盆。“客官,您的热水打来了!”我急忙起身,像溺水之人拉住救命稻草一样拉住他:“告诉我,现在是什么时候?”那店小二好像是被我的举动惊吓到了:“秦……秦公子,您没事吧?现在是元祐初年啊。”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在我身上。“好,那……你出去吧。”我挥了挥手,示意那小二出去,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元祐初年,是宋神宗时期。我稍稍冷静了下来,分析自己的处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是掉进了时空的缝隙中,而促使我穿越空间的媒介有很大可能性就是那家旅店,或许从我一踏进旅店的那刻起,就注定了进入平行时空的命运了。 来到这个时空已经
2015/12/09

我是如此的羞愧

我是如此的羞愧 初二(3)班 陈雅洁 金屋恨,恨长门,门外梨落,落轻尘。 ——题记 那一刻,我默默地目送着那三个人有说有笑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原本的位置,不复存在,天知道我又多不甘心,被一个不相干的人莫名其妙地抢走了位置。 我想上前说清楚,最终却转身离开。 嘿,我就是这样一个轻易屈服的人,最终不还是一败涂地?我自嘲地笑了笑。 很懦弱很可悲的,我永远只敢在空间日志上写一些泄愤的话,却从来没有当面去说。 我本该习以为常,却因那样一个人,我开始为自己的懦弱而羞愧。 浩瀚历史长河,她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留下少许足迹,世人对她的认知,似乎仅有金屋藏娇与巫蛊之术,却没有看见,两千多年前的椒房殿内,端坐着一位锦衣华服的女子,她成就了一代千古名帝,浓妆艳抹之下的哀愁,无人看得透。 数年之后,落花满阶长门宫,是她最终的归宿。 如若她向当今圣上低头认错……旁人还未说完,她便打断那人的话,轻佻凤目,扬起嘴角,又是当年孝武皇后的盛气凌人:未央骄女傲天下,岂肯为君轻折腰? 合上那本《汉武大帝》,沉沉进入梦境。 轻雾飘渺,清冷荒凉的宫殿呈现在眼前,我看见了她。本该是那么的高贵艳丽,罢退长门后,身边再无一名侍女,孤身一人,在幽暗的残烛下抄写着《长门赋》。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康梁。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烛火下映着那苍白凄美的面孔,透着无限倔强。 那是曾经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金枝玉叶!任谁看见这一幕,都不免心酸! 金屋藏,金屋葬,笑流年,祭悲凉。 “你输给了一个歌女,可有后悔?”我开口询问。 她抬起头,莞尔一笑:“后悔?我从来不会后悔。就算输了,我也要以最华丽的姿态去面对!” 哪怕她昙花一现,也好过卫氏隐忍数年! 她是荆棘鸟,愿意用生命中最绚丽耀眼的一瞬间付诸于花开霎那。 随后,她幽幽道:“我,不低头。” 那一刻,我是如此羞愧,她的倔强令我为我自己的懦弱而尴尬——你看,同样是一败涂地,你如此狼狈不堪,她依旧是傲然屹立于皇城之中的凤凰。 梦醒时分,我恍惚又想起自己的羞愧,为了屈服,懦弱而生的羞愧:她是荆棘鸟,我是枯叶蝶。 “我不低头。”她的话,又在我耳畔回荡。 恍然大悟:从今以后,不要再低头,你头上所戴着的皇冠会掉,那些期盼着看你落魄的人则会哈哈大笑。 “椒房殿,长门怨,落花吹满天。岁岁又年
2015/11/26

永不漫灭的记忆

永不漫灭的记忆 初一(4)班 方子含 生活中,总有一些回忆是无法抹去的。 小学时的运动会上,不管怎样也少不了我的身影。集体项目我几乎每项都参加,个人项目我也大包大揽,100米、400米、立定跳远……和我一起参加100米短跑比赛的是我的好同学芹菜。 在操场上,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 紀然对于短跑,我比较有信心,但是一想到马上要比赛,我的腿便一直抖,一直抖。裁判员开始打倒计时的手势,一枪令下,大家都飞了出去。可我刚冲出去十几米,便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 芹菜见状,立刻来了个紧急刹车。她看看前方,又看看我,跑过来和裁判员老师嘀咕了一句什么,拉起我,二话不说,去了医务室。 倀在医务室的长椅上,我看着擦破皮流出血的膝盖,问芹菜:“你刚才为什么不跑完?至少能拿个名次啊!”她一边为我擦拭伤口,一边说:“你都摔成这样了,我还管什么名次啊!腿抬高点,消毒呢!” 我乖乖地将腿抬起来,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问她:“你刚才跟裁判说了什么?”“就说我脚扭了,你摔伤了,去医务室呗!”“你脚扭了!严不严重?”“哎呀,骗人的嘛。否则裁判怎么同意我陪你?”我听了,什么也没说,什么也说不出,只觉得有一股暖流缓缓地流入心底。 我轻轻地问她:“后悔吗?”她愣了一下,盖上酒精盒的盖子,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说完没心没肺地比了一个剪刀手,说,“就算是奥运会,我也会帮你的 !”我听后,笑了笑说:“先看看能不能参加吧。”说完,医务室里便能听到两个女孩清脆的笑声。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芹菜可能已经忘记。但她对我的友情一直让我感动,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点评】:文章善于从平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做到以情动人。语言描写真切自然,感情自在其中。结构上照应,浑然一体。(指导老师:武传方)
2015/11/19

酒 楼

酒 楼 国际部高二中美(1)班 葛陆宁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月的扬州城,风还刺骨,百花待开,游人却逐渐多了起来。十桥街边的酒楼里一扫严冬的冷清,终于迎来了一丝活气儿。 十桥街名为“十桥”,却并不见十座桥,只不过旁边有条扬州河,河上倒是有座破败的拱形石板桥。石板桥上的青砖早已被踩踏得凹凸不平,石桩上雕刻的花纹早已模糊不清,砖缝里生出青苔来,碧绿碧绿的,倒是好看。如此破旧的石桥,到如今还未拆,真是怪事一桩。 过了石板桥,张家豆腐铺旁就是酒楼。平日酒楼里生意冷淡,但是临近三月份人便多了起来。远远望去,酒楼里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我打小在酒楼里当店小二,掌柜的说我是他从路边捡来的。当时看着我不足满月,在腊月的十桥街角冻得嘴唇发紫,念着我年纪幼小就被爹娘抛弃,当真可怜至极,就把我抱回去了。我记性不好,小时候的事情记得不清不楚,只当我从小就在酒楼里生活着。掌柜的还有庖厨王叔,打小待我极好,倒也没有那些个因着是个孤儿的悲伤感怀的愁绪。 今日睡午觉时被林姨叫了起来,我揉了揉眼睛,以为到了饭点,正迷迷糊糊往外走,却被林姨拉到一旁。“小二,去隔壁张家买几斤嫩皮豆腐回来,要刚做出来的,知道么?” “不是还有剩的豆腐么?又要买?” “上头有人来啦……”她鬼鬼祟祟四周瞥了一眼,又继续说,“哪能给那些人吃那个。快去买,要新鲜的,听懂没?” 我疑惑:“上头?谁来了?” 她略震惊地看了我一眼,声音压得极低:“宫里来的人……莫说出去,说出去可是要砍头的。”她又不放心地提醒我一句,“千万别说漏嘴告诉别人,记住了!” 我点点头,心里倒是有些不解。待正要问,林姨摆了摆手,又急匆匆地走了。 走出酒楼的后院,到了前厅,才发现果然不同于往常。厅楼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修缮得金碧辉煌,一尘不染。正红的柱子擦得亮堂,所有木头桌椅全部换成了玉石的,其中又镶嵌着龙眼儿大小的金珠,好不亮眼。 四周有几个衣着普通的人站着,远看着就是寻常人,走近了看却发现这些人个个站得笔直,眼神坚定,倒似平常戏楼里说的那些禁卫军。 我低眉垂眼绕过那些人,径直走到掌柜边上。掌柜站在一旁,身形局促,哪里还有平常闲散的模样。他看我走近,冲我招了招手,低声道:“去买几斤豆腐。”又弯腰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串铜钱递给我,“呶,钱给你。” 我接过,在那些人的注
2015/11/18

回 家

回 家 初一(8)班 方煜然 10月1日清晨5点,我被妈妈从酣睡中拉起,迷迷糊糊地咬了几口面包,喝了几口牛奶,就出发去那个我离开了一个多月的,却再熟悉不过的小岛——扬中。 必须回去了!中秋团圆佳节,我们就只能望月思乡,并没有回扬中和爷爷奶奶团聚,这个国庆节必须回去了! 由于出发早,路上也没有堵车,8点不到就到家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一路上,我一直在迷糊不醒,直到到家了,我才恍惚地想起来,到扬中了,我回来了! 小时候,我爱学动物叫,刚一下车,跑到家门口,就学起了羊叫,“咩……”的声音如铃铛在空中响起,把我脑海中凋落的扬中唤醒。屋子里传出一阵惊喜的声音:“维维回来了!”奶奶丢下饭碗,冲了出来,一把搂住了我!突然我觉得鼻子很酸,舔舔嘴边,是咸咸的,是泪吗?爷爷也丢下拣了一半的菜,手也不洗就出来了,见手脏,也没多做些什么,只是在一旁说着,说着许多以前我厌烦的话,可我现在越听越觉得有趣。他们若是停下来,喝口水,我都会不耐烦地催促:“下面呢?” 离开家乡一个多月,家乡在改变。走时,家门口正在建设中的城南公园经过一个月的雕琢,终于完工了。大湖小池有鱼儿和莲花嬉戏的身影,有为热衷于运动的人们设计的跑道,有碎石小路,四周遍布了数不清的花花草草。到了晚上,“石头”广播中会播出音乐,那些广场舞大妈们不约而至,尽情地展现着她们的舞姿。附近的高级中学搬了新家,旧校址改成了初级中学,教学楼也焕然一新,墨蓝色的楼群拔地而起,浓浓的书香飘散出来,让我久久地伫立…… 我回来了!可是只过了短短的两天,我又走了。总觉得我离开了扬中,却又融不进南京…… 【点评】:文章富有真情实感,尤其可贵的是对爷爷奶奶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真切生动,细腻感人;结尾朴实灵动,含蓄点题。初一孩子,难能可贵! (指导点评:于洪昆)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