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今天演讲和“励志”有关系。按照例,我该列举出许多殿堂级名人的故事,来励大家的志。可是,你们听这样的故事还嫌少吗?我只恐怕一开口说出他们的名字,你们就饱了。我自己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又何曾用他们的故事来励过我的志?
我做老师这么多年,听过许多领导的讲话,也听了许多专家之类讲座。所有这些讲话,常常也教导我们励志:做老师要成名师,不能做教书匠。最终结果是,从这领导到那领导,专家也来了几茬,我还是我,我没有成为他们。我想,幸亏我没有成为他们,要不然这世上就没有了“我”。并且,在他们的不断励之后,我真的有了一个伟大的志向——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匠。
所以,同学们,我也是有志向的。但是,我的志向不是成功学的范本,我的志向是生活的本质。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成长,我们学习,不是把我变成我们,是为了让我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或许只是在自己的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我常常问学生:希望你的将来是什么?有的说成为公务员,有做生意,有医生……我一听很高兴,不错啊!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而且很不一样啊。再问,为什么这么想?答案就只有一个了:因为钱多,生活可以好。想做公务员的认为公务员钱多,想做医生的认为医生钱多,想做生意的就无需多言了。原来千千万万的道路都归结到一条道路上了。真是大海无量,万物归宗啊!我并不反对我们生活物质一点,但我坚决反对生活都是物质。我努力读书,只是为了将来生活优越;我努力工作只是为了有名利的前途。我不再存在,我们也不再存在,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物欲横流,利益熏心。让我们想想吧,也许遗漏了什么?每一个人会痛苦,会高兴,会失落,会振奋,这都是什么吗?这是精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指我们都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当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会仰望星空;当我们失落的时候,我们会徘徊在郊野;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会手舞足蹈。这都和物质、和成功学没有关系,这才是真正的我们。所以,同学们,今天,我来讲“励志”,就是希望大家励这个志,无论你现在如何,无论你将来怎样,请记住:保全只是你的自己,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永远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去年有一首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很流行,刷新了Q的签名。其中有这样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一首非常励志的歌,唱出了千千万万小人物的心声。我们活着,不能为了名活着,不能为了利活着,不是为别人活着,也不是为自己活着;是为胸腔那颗跳动的热烈的心活着,是为顶着的那头颅活着。我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我追求能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的热情,走进知识的世界里,让他们特立独行的思考。可是,现实却要求我追求分数,给我的工作排排座次,现实的名和利像绳索一样被别人用来死死的牢牢的困住我,现实的名和利被别人当作石膏粉用来重塑我的面貌。但是现实不能困住我的心和大脑,也绝不可以重塑我的心和大脑。当我一走进黑夜,我可以静静的看那无限深邃的黑夜,给自己朗读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将用它寻找纯白的心灵。如果将来,我有一个名学生过来看我,告诉我他做了医生,他能给所有的病人尊严和爱护,他能常常也工作之余也读一首诗。我今天的励志主题演讲就成功了。
今天的你,一名学生,成绩的好坏都是其次,内心要有精神追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好的你,记住学习最终不是为了分数,学习是为了让我们从自然万物中能独树一帜,和狮子、老虎,猫、狗有了本质的区别;学习是为了让你成为我们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一个。现在你学习不好,不要担心,只要你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将来的你一样值得期待。我的同事曾有一位学生叶重康,也是大家的校友。初中时他什么也不肯学,高中只愿意读职校,也没毕业。现改名叶修,在日本读本读研,自己出了摄影集,还作为留学名人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听他自己说,当初他不肯读书,就想赚钱,后来他发现生活不是为了赚钱,读书也不是纯粹为了生活,他强烈感受到了自己内心必须有精神的追求,他不断满足精神的渴望。我想,他改名叶修,修大概就是内心精神的修炼之意吧!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我今天励志,是励大家精神的志。如果你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无论你生活如何,你都是有最伟大的志向的。千万别让生活淹没了你。最后,我借用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一句话作为今天演讲的结尾:“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当你觉得快被生活淹没了,就读读这本书吧!谢谢。
初中部:王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