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8)班的楼帅舟,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刚过去的学农生活的经历与感受。
当初,我们满怀着激动与兴奋来到了行知基地,烈日的火热只能更加增添我们对接下来学农生活的期待与亢奋。在到达的那天晚上,我们听了行知基地主任对于农村现状的报告,并对农村、农民,农事有一定的了解,明确了这两天半的学农计划与任务,终于,我们的学农生活真正开始了!
在烈日的炙烤下,我们下田耕作,栽种山芋苗,通过男女生的团结合作,完成了小组任务。我们还参观了基地的博物馆,特别在军事博物馆中,我们认真地听爷爷给我们讲述军事知识,还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了中国地空导弹的神勇。让我们更加贴近农村的是走访农户做调查。同学们采访农户,了解了现如今农民的生活状况,与农户一起准备晚饭,享受了一次丰盛的农家乐。同学们感受颇多,我们也将这份走访农户的报告做成PPT,在最后一天的闭营会上按班级做出展示。晚上的露天电影更是别具风味,同学们坐在广场上,观看着投影机投射在屏幕上的影像,似乎又重回到那个年代,享受着农村孩子最奢望的渴求,而电影《东京审判》的内容则让人肃然起敬,引人深思,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相信在这次的学农生活里,最感动着我们的便是爬毕业墙了吧。毕业墙是西点军校的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的一个项目。经基地老师介绍,爬毕业墙的方式是很限定的。只能通过两人当基座,两人稳固基座,其他人在基座的支撑下被墙顶同学拉着爬上去。在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不能跳跃,助跑。且除了队长外,任何人都不准说话。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大家很难一次成功。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怎么上去?答案是第一个人在踩上基座后,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支撑自己的身体爬上去。而最后一个人由于没有基座可踩,又不能助跑跳跃,因此只能通过另一个人倒挂下来,然后抓住他的手,被顶上的人拉上去。这对他自己、上面拉的人和倒挂下来的人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每一个手与手、手于脚的交接处都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成功,稍有不慎便会滑脱。面对着全班通过高3米6的巨墙的任务,我们没有退缩。在起初的认为不可能到最后的成功是多大的转变啊!还记得那些勇敢的战士吗?那些咬着牙强忍疼痛甘心当基座的男生们!他们的腿与肩承受着无数双脚的踩踏,把其他人拖向高处,自己却是被垫在下面,他们这样的选择难道不令人敬畏吗?他们为自己做出的奉献更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我非常荣幸也身为他们中的一员,在回到宿舍清洗时,便发现自己的上半身留下了无数道伤痕,双肩上更是烙下了深深的血印,而我们班其他的基座也是要么大腿划伤要么肩上受伤,可哪一位当基座的男生不是这样呢?他们伤痕累累却毫无怨言!若在真正的危难关头,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此处应该有掌声!感谢第一位登上墙的勇士,感谢无数名在墙顶竭力把他人拉上墙的勇者;感谢队长,感谢无数在墙下保护的双手,也感谢无数个感动哭泣的泪腺。你们,也值得掌声!当然,我们还享受了钓龙虾的乐趣,也亲手制作了形状各异、想象丰富的陶艺。在火辣的太阳之下,我们去茶园除草,面对蚊虫叮咬,我们也变得无所畏惧。扬起的尘土顺着呼吸进入肺部,即使难忍不停咳嗽的痛苦,我们依旧继续完成除草的任务。在最后一个晚上,我们终于迎来了最令人兴奋的篝火晚会。在晚会上,同学们一展风采,嘹亮的歌喉在广场回荡,舞蹈的精彩令人惊叹。台下的观众也不禁为表演者挥起了手,亮起了灯。在晚会最后更有许绍贤主任,赵辉老师与张新桥主任的倾情献唱,这更将同学们的热情推向高潮。
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做出学农报告,展示学农成果,完成了闭营仪式。我们踏着欢快的步伐离开了行知基地,长达两天半的学农生活就这样以快乐告终。
通过这次学农生活,我收获了许多。我想那面墙之所以叫做毕业墙,是因为我们爬完了那面墙后的确成长了许多吧。学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多彩的活动充实了我们。在学习之余,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很感激。让我了解农村,体会农民的幸苦,也亲自付出了劳动。学农让我成长了。我想这段记忆应当会永久保存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想起我有过这次经历,有过这次成长,曾经身处在一个美丽的班级,也拥有过这个班级中的你们。这长达两天半的学农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但都注定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朵芬香的花。
谢谢大家!
高中部:楼帅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