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这次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响彻云霄的70响礼炮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的铿锵乐曲声中,受阅部队威武雄壮,战车方阵排山倒海,战机编队鹰击长空,向世界展示了我泱泱大国气势如虹的无敌军威。这一天,华夏大地扬眉吐气,这一天,中华儿女豪情满怀!
时光倒退84年,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7名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经过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长期阴谋筹划的这一声爆炸,在日本侵略政策的支持下,日本关东军悍然挑起了侵华战争,东北三省迅速沦陷。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拉开序幕。时光倒退78年,1937年7月,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7月7日的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29军219团的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我守军拒绝后,于7月8日清晨,悍然炮击宛平城,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他们的胃口不仅是东三省,不仅是华北,而是要鲸吞全中国,进而达到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目的。一时间,中华大地烽烟四起,大片国土沦入敌手,惨遭蹂躏。我5000年文明的泱泱华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共赴国难。我们的先辈勇敢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历经艰苦卓绝的八年全名族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战,改变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落后挨打的悲怆局面,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先辈们勇于担当、不拍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主席把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揭示了抗战精神的精华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尊崇的民族价值观的内核。
老师们、同学们,时光荏苒,烽烟远逝,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这是1945年9月2日,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先生登上密苏里舰,亲眼见证了日本向盟军的投降仪式后,写下的不朽名篇《落日》当中的诗句。一个国家的未来在青年,历史的重任必然会落在我们的青年学子肩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召唤!
今天,我们寄语莘莘学子,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战的长城,撑起民族的脊梁,赢得了伟大的胜利!他们绝不希望自己的后代饱食终日、浑浑噩噩,他们绝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胸无大志、蝇营狗苟,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后代消极沉沦、无所事事,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后代不思进取、甘居人后。你们只有奋发进取、积极向上,你们只有努力拼搏、勇敢坚毅,你们只有不断学习、丰富知识,你们只有勇担责任,不辱使命,才能告慰先烈,昭示后来!同学们努力!
颜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