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这个概念,最初我是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感受到的。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古诗,发现其中说到勤俭节约的比比皆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由此可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但是,勤俭节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能有的同学认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自己不缺钱,浪费一点也不觉得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每天都要接触的水。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少之又少。可惜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校园,卫生间的水龙头常常哗啦啦流个不停,在家里,洗碗筷的水一开就停不下来。还有的人对节约用电不以为意,出操的时候许多教室仍电灯大开。还有浪费粮食的重灾区食堂,很多同学点的多了或是不爱吃,就把饭菜一股脑倒掉,三楼的食堂,九个半人多高的剩饭桶,经常满得装不下。更有甚者连餐盘也不送,不但浪费了食物,还平添食堂工作人员的麻烦。大家要知道,粮食的短缺也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还有很多地区的孩子们是吃不饱饭的。在学习生活中,纸张的浪费也很严重。宁可用崭新的A4纸打草稿也不愿用废弃空白的练习本,一张白纸草草画几笔就扔掉。种种浪费的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节俭势在必行。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参与节约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把节俭的美德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洗完手关掉水龙头,出门随手关灯,积极投身于光盘行动,正反两面用纸……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了节俭的美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如何能有收成?同样有了收成,挥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会在转眼间化为乌有。可见要想取得收获,离不开“勤”与“俭”。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
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吧!
谢谢大家!
演讲者:初三(1)班 滕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