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有效复习,张弛有道》。
在过去的半年中,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地收到几所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最后成为USNEWS排名第二十三位的里士满大学新生。
在通往这些顶尖学校的路上,首当其冲的便是标化成绩。优秀的成绩扮演了敲门砖的角色,也是国际生得到国外知名大学认可的主要手段。为了在三年的时间里取得理想的成绩,如何有效学习非常重要。而根据我这几年的经验,有效复习成为了有效学习关键。相信同学们,都习惯于,且擅长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中大部分学生更是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每当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总复习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遗忘的知识点比比皆是:大家都习惯于轻视或忽略定期的复习。对于我个人而言,少预习多复习的方式更加有效。在高二和刚刚过去的高三学年,我都选报了4门AP考试。相较于其他报2到3门的同学,每天花在备考的时间更长一些,对我学习效率的要求更严一些。在正常上课且完成作业之余,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专门针对某一门问题较多的科目进行复习整理:例如整理课堂笔记,遇到疑惑难题请教老师等,有时候我还会利用电脑做出思维导图打印出来便于复习。当学完整本教科书之后,我还会针对考试题目知识点和题型进行预测,也就是俗称的押题。通过这些方法,我在高二年级报考的科目基本上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获得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
除了复习上的一些方式,我更喜欢张弛有度的学习生活。早在初中的时候,班里就出现出一种习惯:同学们不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抱着作业本和练习册孜孜不倦地书写。而我更倾向于走到走廊上看看远处,减轻眼睛的压力;或者处理一些个人事务。学习之余,我还会抽出时间去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比如我们学校的精灵文学社和校足球队。通过参加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在学业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短暂忘记各种学业任务带来的压力。除了在校内张弛有度,在校外我也秉持着这种态度。在考试前复习的时候,我会走出去散心。走到江边,沿着红色的塑胶道走走。夜晚的江边,江风带着江水独有的味道拂面而来,就着昏黄的路灯,远离城市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独享的宁静。通过散心这种方式,不仅缓解了面对考试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让浮躁好胜的心境平息下来,让整个人的内心更加理性,更加有耐心。
在我看来,有效的学习,不仅要对书本和资料中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复习,也需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以此来作为学习的动力。忙里偷闲并非坏事,反而成为了提升自己的关键。预祝同学们组织好期末复习,争取发挥出最佳水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