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公共礼仪,共建最美河西

发布时间:2021-04-0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国际部的孙英杰。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遵守公共礼仪,共建最美河西》。

阳春三月,生机盎然,漫步在金中河西的校园里,总能感受到大家洋溢的热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今天,不仅是新学期开学第六周的首日,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公安部、交通部和卫生部等国家重要机构,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正式确定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那么,安全和我们今天讨论的“公共礼仪”之间,又有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呢?

所谓“公共礼仪”,指的是大家在公共场所需要认真遵守的礼仪,集中体现为“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中,培养良好的公共礼仪不仅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遵守公共场所礼仪的诸多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对“秩序”的尊重;而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遵守行走之礼、观赏之礼,还是游览之礼,核心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这将很大程度提升我们的安全意识,让大家共同维护好一个安全有序的和谐环境。

那么,回归到现实生活,需要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遵守公共礼仪、维护公共安全呢?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遵守文雅行走之礼。行走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之一,正确的走姿体现为一种动态之美,既能体现出个人风度,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我们在行走之时要格外注重公共礼仪,切忌勾肩搭背、拉拉扯扯,上下楼梯时坚持一步一阶、注意安全。课间活动时要轻声慢步,不可东张西望,更不要在走廊内奔跑和追逐打闹……这些关于行走的注意事项,不仅是公共礼仪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人身安全的重要守则。

第二,遵守出游观赏之礼。很多同学会在假期选择和家人一起出游,不管是在国内景区观赏景点、欣赏比赛,还是出国旅行,大家都应该时刻牢记一些最基本的观赏礼仪。比如,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时,要遵守现场演出秩序,认真爱护场地周围环境,专心欣赏并对精彩的表现礼貌喝彩。当今时代,社交媒体发达,大家在参观类似博物馆等场所时,要爱护历史文物,未经允许不要随意拍照摄像,更不要随意发表偏激的个人观点。

第三,遵守男女同学正确交往之礼。中学阶段的男女同学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男女双方往往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心。但由于年轻,大家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社会的了解不足,感情也最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异性同学过分亲昵就可能做出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因此,希望你们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时刻注意保持尺度。比如,男女同学不应有过分亲昵和随便的言谈举止,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的肢体接触;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有些敏感话题不应在异性面前随意谈及;要从细节处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

2021年的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大家在清明期间,不管是家族祭祖还是去烈士陵园扫墓,都应穿着整洁,态度严肃,按规行礼、心存敬畏,认真遵守清明祭扫之礼。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更是表现对他人遵重和理解的过程。提高自身公共礼仪修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积极践行。让我们全体师生一起努力,提升公共礼仪素养,共建最美的金中河西!

本期发言人 国际部 孙英杰主任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高一7 张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