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点燃生命的火花

发布时间:2021-04-19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金陵图书馆馆员马小翠。感谢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相邀,让我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在金中河西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有了一个和大家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阅读点燃生命的火花》。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设定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0423日,“西班牙自由节”与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合并。传说,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

如果说阅读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形成自我思维的过程,那读书几乎就是这个过程的具象化,而落脚点就是书。但当有了互联网,知识的展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而是通过更加丰富、便捷、更低成本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倡导读书的声音就低沉了。曾经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哪个好的争论甚嚣尘上。但其实,就我看来,这两者未有什么不同。“纸质书”有人文情怀、有仪式感,“电子书”方便快捷、随时随地,这件事的重点并不是用什么工具去阅读,而在于阅读本身。邓公说“无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让你静心阅读的就是好“书”。甚至,我们说得更绝对一些,都不一定要是书,可以是电影、可以是电视剧、可以是新番、可以是UP主的视频,也可以是抖音快手,一键三联……

关键是,通过这些渠道传递给你的信息,你是否接收到了,是否转化成了知识,你有没有通过这一扇扇的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沁润更丰富的情感,为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形成更多不同于课堂的思考和经验,最终成为自己的学识。如果是这样,那这些都是书,而你都是在阅读。

当然,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会面临短视频对阅读的冲击,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短、兴奋点越来越高、耐心越来越少。我们常常刷视频一刷就是一下午,一点儿不费劲,但阅读不同,阅读是漫长的、痛苦的,从中攫取知识的过程更是曲折的。你在读《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也没有弹幕的朋友告诉你,“坚持坚持,挺过这一集,下一集就好看了”;你在读《基督山恩仇录》的时候,封面上也没写“起点爽文,龙王归来”。

阅读是有益的,但阅读的“益”不是轻易获得的。阅读更像是搬砖,你辛辛苦苦地搬砖,今天存50,明天存100,每天尘土飞扬汗流浃背咬牙坚持,渐渐的,跬步走出了千里,小流积成了江海,搬砖的人炒了资本家的鱿鱼,带着积蓄走出了瓶颈,迈向了更多的人生可能。而阅读,更是这样。你阅读的每一本书,学习的每一点知识和经验,都会深藏在你的脑海里,或许在现在的考试中没法帮你加上几分,但在未来,在某一个无人寂静的深夜,在某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在你烦恼炽盛索求不得的瞬间,某本书,书中的某句话都会成为你的指南针、安慰剂,它会化成你脑海中强烈的声音给你答案。鲁迅的《无题》诗中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阅读的惊雷或许不在此刻,但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一刻炸响,化作你生命中最值得被铭记的花火。

老师们,同学们,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语,最后,我想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与大家共勉: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旗下讲话发言人 金陵图书馆 马小翠女士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二20班虞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