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一名心理学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叫李湘晖。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疫情应对和考试压力情境下的心理调适话题。
现在,我们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试着回想一下近期的身心状态,然后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学习比平时晚的多了?做事犹豫不决了?无缘无故总想发脾气?是不是经常头疼、失眠、食欲不佳……”如果有这样的症状,你可能会问“我是怎么了”,其实这些身心症状有可能是在提示你:你已经处在压力的状态!
压力是什么呢?心理学中认为:“压力是事件和责任超出个人应对能力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打个比方,有一辆重达几顿的大卡车,如果让一匹小马来拉,肯定是拉着费劲甚至完全拉不动,这就是“负荷超载”。
生活中压力事件无处不在,人们每一次面临变化都有可能会引起压力感分值的增加。很多时候,压力事件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彻底消除疫情,大家也不可能总是读书而不参加考试,所以我们只能调整自己的身心,为心灵解压。
那么,该如何为自己减压?心理学有很多方法。
方法一:建造你的心灵花园。我们在咨询中做积极想象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抑郁无力的人,内心呈现出来的意象可能是一片荒芜,一个快乐向上的人,内心的意象会勃勃生机。所以,抗压的基石是先建造自己的心灵花园,在心里种下一颗能量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大能量的种子就是大爱的信念。疫情中很多医生为了救助他人“逆风前行”,正因为他们心怀天下,才会无惧生死。同学们如果坚信,现在大家每一天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帮助别人,你就会心胸开阔,不会因眼前的不如意而过度焦虑。
方法二:化压力为动力。压力和学习效率息息相关,适度的压力是推动人前行的动力。如果你是刚入学的新生,发现自己和别人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就可以转化成你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学会相信自己,把差距细化成每一天所做的任务,你就会化压力为动力,积跬步以致千里。
方法三:调整你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同样考了80分,悲观的人看见自己没有拿到的20分,于是陷入不良情绪。而乐观者看到的是已经得到的分数,从而情绪稳定,能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古人说“知足者常乐”,学会看见自己拥有的,就会有良好的情绪,推动更积极的行为,取得更好的成绩。
方法四:学会倾诉——寻求社会支持。压力太大的时候,你可以向你信任的人、喜欢的人、关心你的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倾诉,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金陵河西有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老师们畅所欲言也是排解压力的一个好办法。
方法五:参加公益活动或者体育锻炼。研究表明,通过某种善意的行为和对他人的帮助可以降低自己的压力。即使是10分钟轻松愉悦散步都可以让随后的2小时精力充沛。此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更好地体会奉献和爱心的正能量。
方法六:放松。我们放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冥想放松、正念等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让人放松。当然还有很多放松减压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现在,我想带大家做一组放松训练,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在考试前进行自我调节,还可以在压力过大无法休息之时缓解疲劳。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科学应对压力,激发无限潜能,在未来发挥出自身更大的价值,成为真正的自己!
国际部学生家长 李湘晖博士
本周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二11班 衡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