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今年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宪法?宪法是国法,是立国之法宝、强国之重器,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理政的总规矩。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它用四章共143条,为人民构建了一个有序社会,体现了对人民权益的爱护和追求。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特征有哪些?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宪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制度优势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美国疾控中心1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4758万人,美国总人口3.29亿,相当于每10人中,有1人以上被感染。在中国,钟南山院士指出,患病率只有美国的1678分之一。“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第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比如在宪法中,规定不同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约束限制立法、行政、司法等公权力,确保国家权力在宪法框架下和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比如依据宪法制订了《民法典》,涵盖《婚姻法》、《合同法》、《继承法》等,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环顾全球,国际上一些政治势力将极端利己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推行到极致,搅动全球政治生态,震动全球社会稳定。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中国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在斗争中具备独特的精神风骨。更是通过“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宪法高高在上,和我们很遥远,其实他一直在陪伴和保护着我们。从出生时,我们就是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从这一刻起,我们就受到宪法的保护,比如我们有了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有义务保护和抚养我们。7岁上学时,我们学会了唱国歌,知道我国首都是北京。上学、首都、国歌都是宪法规定的内容。18岁我们开始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也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
那么,我们该如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首先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意识。学法才能敬畏法律、恪守法律底线,触犯法律必将被法律制裁。法治意识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11月5日,教育部印发规划,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高考中内容占比。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的《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甚至《经济与社会》,都着力提升大家的法治素养,这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品格。
其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北大学子王馨安、王世杰,北影女孩商琳参军入伍,投身国防事业,将美丽青春绽放在绿色军营,是在履行宪法规定的服兵役的义务。当和家人合影被营销号造谣而遭遇网暴时,女大学生收集证据,固定侵权证据,积极维权。这是维护宪法赋予的人格权。
最后,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没有国,何来家。没有国家昌盛,何来你我成长发展。飞人苏炳添9秒83打破亚洲100米纪录,中国中科院的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暑期南京疫情爆发期间,学长学姐们投身社区工作……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奋斗,构成祖国强大的力量之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依然响彻在耳畔,去奋斗吧,使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同学们,12月4日作为国家宪法日,是公民的权利宣言日,是全社会共同维护宪法至上的“信仰日”和“行动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让我们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协助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让宪法精神照耀美丽中国!
高中部政治老师 郁惠
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中部 王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