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润泽心灵,书香溢满人生

发布时间:2022-04-18

【倪健康】即将到来的4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每一年的读书日,无数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裕、患病还是健康,都会捧起书册、共享书香。

【马明明】读书能带给我们恒久的动力,也能带给我们平和的心态;读书能熨平人世的波折艰辛,也能抚慰灵魂的动荡不平。疫情当下,阅读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力量。同学们,你们最近读书了吗?有没有读到什么印象深刻的作品?

【崔丞斌】居家网课期间,我一直在坚持阅读,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雅趣河西·温润的书香”悦读交流活动和学部的读书分享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余华的《活着》。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历了诸多苦难,父母、儿女、妻子先后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孤苦一人。但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一生时,我们仍能看到他苦难经历中的幸福和欢乐。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活着”的伟大正是来自这份坚韧,无论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能肩负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倪健康】《活着》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其中流露出的人性的坚韧也曾让我深受震撼、深深感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都能选择如何“活着”。古今中外的书籍中,有关人生抉择的作品也比比皆是,你们是否从某些作品中得到过启迪?

【张子玥】老师,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剧中哈姆雷特王子的一段独白正是对抉择的叩问:“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哈姆雷特遇到了一个个艰难抉择,而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时时站在十字路口的探索者?因此,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人生和真实的生活成为挚友,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然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道路,与此同时,坚定地勇往直前。

【马明明】说得很好!我想起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未被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其实,我们的人生正是由一个个选择所构成,在无数次选择中,我们逐渐明确了人生的方向,“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唯有敢于坚持自己的选择,才能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

【崔丞斌】老师,您的话让我想起了我敬佩的作家史铁生。读了他的散文,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在荒芜的地坛公园,一个坐着轮椅的青年,在晨曦中,在暮色里,在陌生人的脚步声中,在母亲担忧的目光里,长久地思索……在人生低谷,史铁生的作品告诉我们个体应当何去何从。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收拾行装重新出发,去珍惜那些无私给予过我们爱与温暖的人。

【马明明】许多薄薄的书册都能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眼前之书很薄,人生之书却很厚。读书既能让我们博古知今,也能教我们是非分明;读书既能陶冶身心,也能启迪我们的心灵。希望大家都能热爱阅读,与无数先贤一同落笔,写下自己的人生之书,也希望读书成为我们河西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让阅读润泽心灵,让书香溢满人生!

国际部 马明明老师、倪健康老师、张子玥、崔丞斌

升旗仪式主持人 初中部 许心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