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六零后的十八芳华——高中部隆重表彰校龄18年以上六零后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4-05-31 浏览次数:2358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一批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老师来到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至今已度过十八载光阴。金中河西是他们共同的家,他们在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见证了学校从筚路蓝缕到“二十岁,正青春”的发展历程,他们在三尺讲台上与青春的河西共同绽放,成就最美的芳华!

2024531日下午,高中部全体教职工在D楼报告厅(2)举行集会,隆重表彰高中部校龄18年以上六零后教师团队的25位老师。高中部校长赵建宁、副校长李烨、袁廷虎为获奖老师颁发定制奖杯。

 

 

会议室里的人们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颁奖之前,左爱斌主任通过一组组老照片回顾了2560后老师在河西的光辉岁月,用幽默风趣又充满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六零后教师团队的敬意,感谢他们十八年来对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

 

一群人在公园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朱桂春老师常说:“我的太阳在河西,在学校;学校是我的太阳。”朱老师2006年从上海来到河西分校,身为高中英语老师和班主任,每天踏着晨曦而来,披着月光而归”。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一堂堂精彩的课引领学生思考。于朱老师而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披星戴月”是一种责任;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是莫大的快乐。也许他没有“壮怀激烈”的豪气,但他在付出中收获,在收获中幸福,在幸福中坚定地前行着,一路生花。他说“学校就像是一个家,老师是家中的大人,学生是孩子”,学校第一,学校的事是“第一位的事”。

有一位老师被称为“六边形全能战士”。他就是高中部课程教学处张新桥主任。河西二十载,他当过省招班、直升班班主任,当过化学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现在主要负责高中部的教学管理和招生工作。他还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经常临危受命,中途接班,担任班主任,跨年级教学。他的每条边都亮丽闪烁、每个面都光彩照人。他喜爱教书育人的活儿,他对教育事业始终充满热情,整日乐在其中。其动力来自他对教育怀有理想,对学生满心热爱。

陈志山老师出于对体育教育的热爱,为了寻求理想的学校体育,他创立了山草体育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成员分布在10余个省份,其中不仅有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还有学校领导、省市区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大学教授。陈老师利用寒暑假、周末时间外出讲学,足迹遍及23个省,受益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一线体育教师有数万人,《中国教师报》专文做过介绍。在陈老师的影响下,我校体育组的老师们也迅速成长。墙内开花,内外皆香。

 

许多人在房间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穆耕森校长曾说过,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追求的人本价值,就是将人的尊严、权利和发展放在办学的核心位置,就是让教育过程中的每个人都能绽放芳华,实现自我价值、成全自身成长。

这些六零后老教师身上普遍具有大气包容的精神品质。他们作风严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透露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他们包容心强,不放纵学生但能够接受学生的错误。

这些六零后老教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清醒地认识到,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都缘于“下一代对自由、尊重的需求高速增长”与“上一代固执地停留在原处的漠视与控制”之间的尖锐矛盾。

这些六零后老教师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自觉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用他们的仁心大爱,体贴孩子,温暖学生,护身护心,做好人,行好事。

这些六零后老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碰到事情了,“你就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怎么办?’‘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办?’”说到底,“别人家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家孩子的事情。

这些六零后老教师有见识、有思想、有深度、有办法。无论做人做事,都是非常本分实在,“做”的永远比“说”的好。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这种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是绽放在镜澄湖畔最美的风景!

 

会议室里的人们

描述已自动生成

 

课堂是一所学校育人的真实样态,一帧帧板书雕刻出教师职业发展的本真,一节节课塑造出学生拔节生长的模样。这些六零后的老师时刻坚守的工作准则是“课大如天”。

他们钻研课标,深耕课堂,尽善尽美。他们温文尔雅、博学多识。他们不仅教授学问,还传递价值观和信仰,带给学生无限诗意与浪漫。他们中流传一句名言:“一个人上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天天上好课,节节上好课。”只要走上讲台,无论是身体不适,还是心有不快,他们一定会以饱满的激情,将和蔼的微笑呈现给学生。他们让学生看见了未来,我们也从他们的课堂看见了学生的未来。

 

会议室里的人们

描述已自动生成

 

这些六零后老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四有”好教师,响当当的“四个引路人”。二十年前,他们风华正茂,二十年后,依然花开有力。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被称作“大先生”,也不会被冠以教育家的名号,但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河西教育者的精神会一直影响着这片土地。他们是刻在学校里的光,刻在学生成长里的光。

这些六零后的老教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十八芳华立下汗马之功,奠定了学校厚重的发展基础。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二十岁的金中河西正青春,河西的未来是我们的,我们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承继六零后老教师的教育精神,在美丽的河西校园,绽放教育的芳华!

 

 

供稿:朱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