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教学楼的晨光里,孙琳老师藏黑色的笔记本匆匆掠过。她以函数公式作舟楫,用十余载光阴在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间搭建起爱的坐标系,载着一届届学子渡过青春的湍流,于当选我校“2924年度感动校园人物”。
高三楼的黄昏总是来得格外早。当最后一缕夕阳斜斜切过黑板上的抛物线时,孙老师正踮着脚擦去例题的最后一个步骤。粉笔灰落在她米色开衫的褶皱里,像是落在老树年轮上的雪。我们悄悄观察过,她的衣袖常年沾着红墨水与奶茶渍,右手虎口结着粉笔磨出的茧——那是独属于她的勋章。
她是三尺讲台上的炼金人。孙老师的课堂永远带着粉笔灰的锐利与温热。她能用三角板画出立几图形的呼吸,让概率统计题在指尖开出花朵。她说自己长得有点凶,但我们知道她有一颗很软很软的心。
“宝宝们抬头看黑板”是教室里最常响起的一句话。而面对我们重复又幼稚的错误,她只会仰天长叹一口气,一边反复地默念:“不生气不生气,没事哒没事哒。”一边擦去黑板上的坐标系,重头再讲一遍。
在颇具反差感的课堂中,一遍又一遍的板演里,她不断地开凿打磨我们,期待着淬炼成金的那一天。粉笔灰落在早开的迎春花上,或许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些灰烬里重生的春天。
她是晚风中的摆渡人。晚自习的灯光是孙老师的第二舞台。她总是空出时间,坐在讲台上静静地等待我们上去提问。她有一本藏黑色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全班三十七人的错题,藏着三十七个灵魂的棱角与缺口,每一页红笔批注都是她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渡船。每每晚自习谈心时,她便会打开那本本子,头头是道地说出我们的痛点,穿透试卷上冰冷的分数,触摸到我们藏在粗心背后的慌张。黑皮本里的星轨是她认真负责的证明。错误是通向满分的台阶,她会陪着我们慢慢走。
她是时光褶皱里的种花人。相比数学老师,有时她更像一位班主任,絮絮叨叨地叮嘱我们抓紧时间、认真听课,还有无数做人的道理也倾囊相授。她总在课中穿插以前学生的故事,无数的学长学姐成为我们努力的榜样。十余载教学生涯,她和许多学生成为了好朋友,至今保持着联系。月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道永远延伸的辅助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无数个我们。而孙老师像园丁,尽心尽力地把我们浇灌成盛放的花。
原来那些看似严厉的紧箍咒,那些藏在嫌弃里的温柔,都是数学公式写就的情书——而答案,我们要用整个余生慢慢求证。
谨以此文献给孙琳老师,感谢您让我们在冰冷的数字里触摸到滚烫的春天。
供稿:高三5班 罗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