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1日,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中学部录播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AI赋能‘行-知-创’路径下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心’课堂”,通过公开课展示、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化学教学的新样态。
一、课堂实践:AI赋能,项目引领
活动首先呈现了三节各具特色的公开课。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魏晓老师带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探究——以“二氧化碳和甲烷重整为例”》,以“未来能源实验室”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热力学分析、催化剂探究和工业化评估,开展“二氧化碳与甲烷重整”项目研究。课堂中,学生借助AI工具模拟反应机理,在“行-知-创”的进阶中深化了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黄宇老师带来高三复习课《“碳”索碧海:从平衡之扰到治碳之策》。课程以海洋碳循环为线索,通过揭秘蓝碳、解析珊瑚生存悖论等任务,引导学生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黄老师巧妙运用传感器和AI生成的分布系数图,使抽象的平衡移动直观可视,实现了大单元融合复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代晓兰老师则在高二《探究化学反应的设计与反应条件的优化》一课中,以“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为案例,引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反应路径,展现了问题导向课堂的活力。
二、智慧分享:理论引领,策略交流
在专题讲座环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张新桥老师以《AI催生教学方式的迭代更新》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与前瞻思考,为教师们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启发。
最后的交流研讨以《南京市高二年级统一调研测试备考策略暨各学校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交流》为主题,各校教师齐聚一堂,分享教学经验,共商备考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凝聚了教学共识。
本次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建邺区高中化学教师在AI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以“行-知-创”为路径,以“学习中心”课堂为载体,区域化学教学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素养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供稿: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