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动科技特色高中建设,2025 年 2 月 19 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在仲华楼北二楼考务办公室召开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校本选修课程暨社团工作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处左爱斌主任主持,高一高二年级部负责人、选修课教师代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参与。
总结经验,明确新学期课程方向
左爱斌主任首先回顾了上学期校本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他指出,通过“智翼启新”科技创新课程与“金陵文澜”人文社科课程两大品牌项目的推进,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本学期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重点打造 “双高融合”课堂,加强与南航、南大等高校的合作,探索“中学-大学”贯通培养模式。左主任强调,选修课设置需突出学科交叉性与实践性,鼓励教师开发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规范管理,助力社团蓬勃发展
学生成长中心陈志钢副主任围绕社团建设作专题发言。他详细解读了新修订的《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明确社团成立需经过“申报—答辩—试运行—审批”四阶段流程,并强调指导教师需定期开展活动评估。针对科技类社团,陈主任特别提出将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导师制”培养机制,支持学生参与省级科创赛事。据了解,本学期拟新增无人机、机器人创新等6个科技社团,与校本选修课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聚焦奥赛,强化拔尖人才培养
姜宁校长助理在会上通报了五大奥赛的最新进展。他指出,2024 年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提升。本学期将进一步优化竞赛培养方案,通过“基础班—提高班—集训队”三级选拔机制,结合高校先修课程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姜助理特别强调,奥赛培养要注重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为高校输送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生源。
高瞻远瞩,锚定科技特色发展
赵建宁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校本选修课与科技社团是学校建设“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的重要抓手。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双高融合”课程的平台作用,通过高校专家进校园、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针对社团建设,赵校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课程化设计,将社团活动纳入学分管理;二是注重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社团项目转化为研究性学习成果;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教育品牌。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新学期课程与社团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继续以“双高融合”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科技特色高中建设注入新动能。
供稿:高中部教师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