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东大、南航、中科院…准高一新生科创营启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次数:136
 

——科技开拓远 创新金陵城——

 

火热的7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

准高一学子们开启为期三日的

南京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研学之旅

他们前往东大、南航、中科院

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

收获知识 感悟成长

 

 

↑点击视频回顾精彩之旅

 

 

DAY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旅

御风园大型航空航天飞行器实物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等比模型巍然矗立,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同学们想起那句"可上九天揽月"的豪迈誓言。讲解员讲述着战机守卫祖国领空的故事,诉说着航空人的坚守。

航模特技表演:

航模如离弦之箭直冲云霄,阳光穿透薄如蝉翼的机翼,在草坪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同学们发现,原来空气动力学可以这样优美,就像用数学公式跳芭蕾。这场蓝天盛宴,让抽象的航空理论变成了触手可及的震撼。

教授讲座:

教授以严谨的学术语言,勾勒出航空航天的壮阔图景——从飞行器的精密设计,到深空探测的浩瀚梦想;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到宇宙的宏观规律。在讲座的思辨中,同学们逐渐领悟科研的“道”与“术”。

航空仿生学课堂及航模制作:

老师生动地讲解了飞机设计如何借鉴鸟类的飞行原理,以及导航技术如何从蝙蝠的回声定位中获得革新。

老师的讲解结束后,便是同学们的实践环节——航模制作。教室里,木质的机翼在指尖流转,胶水与轻木的芬芳交织成探索的气息。双层翼片的微妙弧度,承载着升力与阻力的平衡;每一次细微的调整,都是对伯努利原理的致敬。

研究性学习任务布置:

研究性学习开题宣介上,老师全面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目的及其重要性,明确了本次研学涉及的课题方向,解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的撰写格式,并详细阐述了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DAY2

东南大学之旅

交通实验室道路交通工程科普馆:

在东南大学交通实验室道路交通工程科普馆,智能交通系统如交响乐章般展开。动态路网模型闪烁着数据流光,无人驾驶算法在虚拟城市中织就安全之网。

教授讲座:

在讲座中,教授分享的一个个科研故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研人员的艰辛与坚持,以及他们为追求真理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东南大学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展示馆:

展厅内,每一块展板、每一件模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建筑结构及工艺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这些看似简单的构件,在先进的工艺与技术的加持下,却能组合成一座座巍峨壮丽的建筑。

建筑讲堂:

老师以时间为轴,带同学们穿越秦汉的夯土高台、唐宋的飞檐斗拱、明清的彩画雕梁,直至当代的钢构玻璃。同学们理解了:建筑讲堂传授的不仅是营造技艺,更是一种文明解码的方式。

大跨屋盖结构竞赛:

竞赛伊始,同学们分组协作,从概念构思到图纸绘制,从材料选配到模型搭建,每一步都是对建筑结构之美的深度探索。

有小组从中国传统斗拱中汲取灵感,以现代材料演绎古法智慧;亦有团队借鉴自然界的蜂窝结构,在轻量化与承载力间寻求平衡。当薄如蝉翼的纸板通过巧妙的拓扑设计撑起远超自重的荷载时,同学们忽然懂得:真正的结构艺术,是让理性与诗意共舞。

 

 

DAY3

中科院土壤研究所之旅

科学分享:

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当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如何用纳米技术修复污染土壤,如何用大数据守护耕地红线,同学们感受到——科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是守护青山绿水的担当。

科普讲座:

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与科学家的面对面交流。他们,是科研战线的佼佼者,是土壤科学的探索者。讲述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那些从土壤中生长出的科学初心——对未知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

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

各个小组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现场答辩,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PPT演示、实物展示等形式,系统介绍了本组课题的研究背景、方法创新、实施过程、主要成果及实践价值。

展示结束后,评审围绕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小组成员协作回答,展示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这段研学之旅

不仅为河西学子

铺展开广阔无垠的视野画卷,

更在他们内心播撒下

科技创新的火种,

点燃对世界无尽的好奇与向往。

期望在将来,

他们能带着这段宝贵的经历

谱写出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