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天地

引领示范,深度教研——朱焱校长公开课实录

发布时间:2017-10-16 浏览次数:4349

10月16日,我校朱焱校长的公开课《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从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等三个方面展开,从“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切入,带领听课的师生开启了物理学的大门。本节课既重温了“自由落体”的研究史实,又展现了科学最前沿问题,知识内容丰富,例证形式多样,讲授精彩绝伦、严谨有趣、引人入胜,听课现场座无虚席、师生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公开课后,物理组教师汇报了学习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节课是真正的“引领示范的榜样课”,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好学好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推广朱焱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物理教学思想。

预备铃后,朱焱校长开始板书“课堂目标”:(1)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清楚科学研究的三种方法(实验、数学、思辩)。

课堂进程张弛有度,从最新科技新闻“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结合2017物理学诺贝尔奖话题引入(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和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展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史料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创设悬念。

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

 

课堂流程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主要分为: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动机)、逻辑思辩(创设情境、感知逻辑力量、交流合作、培养表达能力)、猜想与假说(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初步建构)、数学辨析(激发学生理性思维)、实验设计(由理论猜想到实验证明,培养学生研究的科学态度)、实验体验(实验感知)、方案修正(理性的思辩、不断的修正理论证明)、视频说明(逻辑推理由实践到理论)问题探究(思维严谨与周密性)逻辑证明(不完全归纳、严密的数学证明)、反思建构(知识的内化)、主题探究(学习型课程、物理方法的探究)。

朱焱校长与学生对话“科学与历史”

 

朱焱校长的板书

 

朱焱校长的PPT课件

 

徐沂副校长、杨昭主任带领老师们听课

 

朱焱校长在物理组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