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金陵河西高中部第四期青年教师论坛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49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为助力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推动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

20254月金陵河西高中部

以“课题申报与研究实践的路径探索”

为主题开设了第四期青年教师论坛

搭建起新时代教师教学实践、

学科融合与课题研究的贯通之桥

 

【壹】

领导寄语

桌子上的花瓶里插着鲜花的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论坛伊始,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穆耕森校长从三个层面发表指导讲话:

一、课题研究的成长意义:以“自觉性”驱动专业生命——从“每日三问”的反思到教学主张的凝练,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和“思想型”蜕变。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路径:以“科学化”破解教学痛点——聚焦“精准选题(微课题)、AI数据赋能、跨学科协同、成果课堂转化四维闭环,重构教学研究范式。

三、课题实施的支撑体系:以“硬核保障”护航深耕实践——依托经费专项、双导师智库、AI技术赋能、成果激励政策等五大机制,让研究扎根课堂、反哺教育。

他期待: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老师投身课题研究当中,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追求教学相长的实践价值、学术沉淀的理论价值、职业成长的生命价值。

会议室里的人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贰】

教师主题发言

一群人正在用餐聊天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六位青年教师代表立足一线教学,分享了课题研究的实践智慧。

熊 纳:《教学中“长”出课题》

——从日常教学中发现真问题,构建“生成性”研究范式。

 

吴旖旎:《高考新试卷结构下教材“拓展栏目”的价值挖掘》

——以课程创新回应新高考改革需求。

 

王佳旭:《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能力培养》

——从连续多年高三应考现实探索“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

 

杨红:《从“问题”到“课题”》

——以自己多次申报课题、立项、研究、结题为例,提炼课题研究方法和策略。

 

吴敏:《大单元主题语境下的英语写作实践》

——从教学实际出发,打破传统模式,构建结构化写作体系。

 

郁惠:《学科素养视域下的时政评论教学》

——定位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们的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展现了青年教师“敢研究、会研究、善研究”的精神风貌。

 

 

 

【叁】

专家点评

人在吃东西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主任对六项课题逐一点评,充分肯定其选题价值与实践意义,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

1. “想明白”:多读前沿理论书籍,突破认知边界;

2. “说清楚”:加强学术交流,在互动中完善研究逻辑;

3. “做出来”:锚定核心问题,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深耕领域。

董主任强调:从课堂土壤中生长出的课题,只要持之以恒,终将让教师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

 

以研促教 以教启研

金陵河西的教师们

在每一个躬身科研的日常里

终将孕育出

滋养未来栋梁的参天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