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创新教研新形式 凝心聚力图质量——高中部召开教研组长例会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457

2025521日,高中部教研组长例会在一楼大厅顺利举行。赵建宁校长、姜宁校长助理、课程教学处张新桥主任、教师发展处左爱斌主任及高中部全体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围绕教学管理、教师发展、教研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以“总结·部署·赋能”为主线,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复盘,也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动员。

一、精准总结:夯实基础,成果斐然

会议伊始,教师发展处左爱斌主任以数据化汇报展现阶段性成果。

学术活动卓有成效:论文评比覆盖多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辐射全校,AI赋能教学案例在全市展示获高度评价;许城玉、熊纳等教师与郁惠主任精心准备的第三届学术报告会,通过多次打磨形成高质量成果。

品牌活动有序推进:南大、南航教授系列讲座拓宽学生学术视野,英语组读书分享会与课题申报工作同步启动,教研内涵持续深化。

课程教学处王艳主任通报期中考试命题质量,高一化学、生物备课组及高二英语备课组因命题科学性、区分度精准获特别表扬。

张新桥主任聚焦教学常规管理,肯定校本作业推进成效,同时要求青年教师教案优化与教辅资料征订规范化,强调“教案要体现学生思维生长轨迹,教辅需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拓展”。

一群人坐在桌子前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二、多维部署: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姜宁校长助理从教师发展维度提出三项要求:

职初教师考核与青蓝工程材料需强化过程性记录,建立“教学日志—导师评语—成长档案”三维评价体系,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

教研组年度工作报告应突出问题导向,要求各组围绕“AI技术应用”“大单元教学”等主题提炼特色经验。

五大奥赛初赛筹备需统筹资源,组建“学科教练+学长导师”双轨支持团队,力争竞赛成绩突破。

赵建宁校长在总结中强调“教研引领,质量立校”,提出八项指导性意见。

深化AI赋能教学:设立“AI+教研”团队,鼓励教师开发智能阅卷、学情诊断等工具,加强精品课例研究。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推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成长链,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类评选、竞赛活动。

强化教研组学术属性:将学术报告会纳入教研考核,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

几个人在桌子前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严把教学成绩关:建立“命题质量—课堂实效—成绩分析”闭环管理机制,教研组长是第一把关人。

创新教研形式:推行“每月定期教研+团建融合”模式,试点“户外研学+教学反思”等新形式。

筑牢安全防线:落实教学安全责任制,要求实验课、户外研学等场景执行“双预案”报备制度。

协同推进五年规划落地:关注并研讨学校第二部《五年规划》,明确教研组目标,落实协同发展方案。

统筹教师招聘工作:对标“未来教师画像”,重点引进基础学科、特别是科技类、课程开发等领域高层次人才。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而教研正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我校高中部全体教师将以笃行之姿,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接续奋进!

 

供稿:教师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