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在阅读中,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发布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1632

顾艳萍

按理说,作为语文教师,几乎天天在读书,和学生一起读,但很长时间以来,扪心自问,“读书”真的是我的弱项。忙于课务,忙于琐事,就是不忙读书,虽然深知读书的益处,但是总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积累,总觉得还不错了,于是在读书上越发地懈怠。最近两年,听了一些课和讲座,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浅薄和虚空,真的是该读书了,于是见缝插针地看些杂志类的书籍,算是聊以安慰。

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我发现,书非买不能读也。以前一到放假,总会到学校图书馆借一堆书,图书馆无限量供应,还不催还,弄丢了也就丢了,所以直到开学,还没怎么翻过。今年, 我就买了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看完后,暑假前又买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居然都看完了,而且还作了读书笔记。到底是自己买的,于是倍加珍惜。或许我的读书还是有一些功利,但是正是这一点功利让我走进了一个纯净的世界,开始越来越觉得读书是我的必需,每天不看一点书就觉得空虚。王栋生老师在《不跪着教书》中说:“到底为什么读名著?是为了获得教养,为了能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的站立着。”是啊,我为什么读书呢?不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同时也成为一个有丰厚积淀的语文教师吗?这种想法正在促使我看更多的书。黑塞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真正的价值。”阅读这两本书的过程中,一次次为两位老师纯粹、博大、睿智所折服,也一次次反躬自省:我是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吗?我离优秀的语文教师还有多远?

干了多年教师了,对这个称谓似乎有些麻木了,无非就是“捧着一颗心来”、“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等等,很少会从思想、意识、追求等方面去思考“教师”的内涵。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所从事的仍然是“传道、授业”型的,所谓的“道和业”都是既定的,我们只不过是把课本嚼碎了再想方设法灌给学生。而王栋生老师的话让我如梦方醒:“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后来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的《野火集》中也有类似观点),于是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其实一直以来已经在朦朦胧胧地有这样的意识,但从没有如此强烈和明晰过。真的,做一名语文教师,有自己的思想太重要了。

做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有一种追求。教师是一项工作,但它与其他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有句老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灵魂应当很高尚,才有可能对别人的灵魂“设计并施工”。教育是思想与精神的交流过程,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这个过程仍然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教师必须追求自己精神和思想的充盈,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当一个教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会感到自己是在追求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感让人获得人生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所以王栋生老师说:“不要简单地把你的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如果你想发财,不必误入教师队伍;你也不必眼红人家发财,只要生活还有保障,就足够了。……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

做教师少不了要教育人,而教育中不可或缺是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我们总把国家、爱国看得很神圣,也看得很虚空,因而教育中似乎喊口号的更多,太多的素材不能说不感动人,但收效甚微,毕竟与我们的生活还是相去甚远。王栋生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新的启发:“培养真正的爱国情感,要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步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祖国是什么?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这让我开始意识到,任何高深的道理总是扎根于广袤的土壤的。这不只对爱国情感的诠释,也给了诠释其他所有高深哲理的思路。所以做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真正理解自己所教的东西,才能教好学生。

“热爱学生”这个词在我的工作总结中经常出现,我觉得我确实热爱他们,尽心尽力地在培养他们。但是看了《不跪着教书》,我才渐渐意识到,我更多地把学生看成是被教育的对象,甚或是我教育的产品,缺少了太多的人文关怀。王栋生老师倡导:课上允许学生小睡;及时制止学生因怕迟到而狂奔;传统佳节放学生回家过节。这些小事其实不小,它反应的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真正关爱,而反观自己,很多时候对学生的管理太过于原则性,而所谓的原则性就是纪律,纪律诚然重要,但违背人性健康发展纪律,作为教师有必要反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王栋生说:“一位合格的教师,他的词典里是不会有‘差生’二字的。”虽然理性的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思维优势,但感性的我依然会区别对待他们,虽然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差生”宽容了许多,但区别对待的“根”并未拔除。所以做一名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只是学业上的关心和品德上的影响,在身心的健康发展上还有很多事要做。

从教以来,我一直追求的都是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什么是优秀呢?总认为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把学生成绩教好了,这就是优秀的语文老师了。但是看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浅薄。于漪说:“我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当语文老师。对教学始终保持浓厚兴趣,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全在于灵魂中那种‘热爱’的禀赋。”黄厚江老师也正是这样一个醉心于语文教学的老师。书中从理论体系到操作策略,从观点到实例,条分缕析,旁征博引,用朴素而智慧的语言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世界。不仅阐释了“本色语文”教学观,而且厘清了当前语文界的很多争论,也为我解决了很多教学中的困惑,既有方向的引领,又有操作的抓手,实在是一本当今语文教师的宝典,真是相见恨晚,如果早看过,我的很多课就不那么教了,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教学中还可以好好实践。这本书中,黄老师用三句话概括了一个语文老师的追求:“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相较而言,后两点我还望尘莫及,或者说还很少从这两个角度思考问题,更多地是从课堂教学效果(更一步就是考试效果)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色语文”的提法,确实让我冷静下来,边读边审视自己的教学。本色:“极练如不练,出色而本色”(刘熙载《艺概》),“把语文当语文教学,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黄厚江老师对语文课的表述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这也将成为我的语文追求。

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出色,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要想拥有出色的学生,首先必须使自己成为出色的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这也不是教师的幸事。所以,致力于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