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次数:1423

童国兵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

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有何区别及联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的具体体现。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从学校教育来说,一方面我们要从学校整体教育的高度来界定和确认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另一方面也要从具体学科的角度来研制和确立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两者要保持有机联系和衔接,既要把普适性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素养当中,也要把学科素养提炼到一般素养中去。

核心素养提倡、重视两种学习方式:完整学习:从活动的角度而言,完整的学习是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而言,完整的学习包含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五个步骤;完整的学习包含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或要素。原生态的学习。

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首先要改变、重塑如下教学观: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收获最大并认为最有价值的是本书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 深度化策略; 活动化策略; 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重点阅读了课堂教学之统整策略:从知识本身的角度来看,整体意味着“联系”(关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整体意味着“组织”(建构);从课程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整合”(统整)。主要有以知识联系为纲、以主题为纲、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统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为例)简单谈谈体会和感受。

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思想方法客观而历史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即唯物史观。“发展、联系、因果关系”是历史学科的灵魂,“静止、孤立、无因无果”则抽掉了历史学科的精髓。历史教育要求学生们应当初步了解政治与经济、文化、思想的相互关系。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无庸质疑,对它的评价和讨论也基本定型。但是,如果我们高中学生仅从经济角度对它进行了解,对它的影响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则不但显得单薄,而且过于片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同样是多方面的综合体,不能孤立、割裂地加以考察和评价。

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罗斯福新政对世界和美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特别对美国的立国支柱,即联邦主义政治体制和宪政制度,以及对美国公民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罗斯福新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像罗斯福“新政”一样,很多历史专题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单一问题,而是政治、思想、经济问题的综合体。比如,西方人文主义起源在古代希腊的雅典,它是古代城邦民主制度的产物,因而思想与政治不能割裂开来分别讲述;中国“重农抑商”和“海禁”也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问题,而是与以农为本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辛亥革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三民主义不应当被分割在政治、经济、思想三本书中分别讲述。首先讲政治革命,其次讲其经济和社会背景即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最后才触及其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的方法就更不可取;不能单独从政治角度先讲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而对其出现的经济和思想背景没有交代,特别是忽略法国大革命史的铺垫。这种状况当然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教学难度。 

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