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南京市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顺利举行。本次市级教研活动由南京市教研室主办、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承办,规模较大、级别较高。来自全市高中的二百五十多位老师莅临我校,一起观摩学习、探讨交流,全程气氛热烈、和谐友好。
专题讲座:拓展学科视野
本次活动大致分为三个环节。首先,东山高级中学罗鹏老师以《浅谈备课中对化学实验的落实研究与反思》为题,就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做专题讲座。
罗鹏老师在做讲座
罗鹏老师从化学实验及价值、化学实验与备课、化学实验开发案例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身在化学实验教学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讲座内容科学严谨、生动有趣,对一线教师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参考性。罗鹏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原创性研究、对实验设计的奇思妙想,极大地拓宽了与会老师的学科视野,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很高评价。
课堂展示:注重互动生成
第二个环节是公开课展示。首先是南京市六合区实验高中解林炜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万抒豪老师分别以《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为课题在高一年级、以《走进缤纷的化学世界——探寻并体会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相互联系》为课题在高二年级开设了两节公开课。
解林炜老师的课以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为情境切入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从氮元素价类二维图角度构建含氮物质的转化模型,要求学生在价类二维图中用箭头表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吸收途径并注明转化过程中应加入何种类型的试剂(碱液、还原剂、氧化剂等),为后续实验设计教学储备知识基础。然后,解林炜老师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原理选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以实现二氧化氮的无害化处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教学价值、也有实际价值。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任务后,解林炜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尾气吸收效率的方法,将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之中。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分组实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始终。令听课教师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解林炜老师在课堂演示实验的微型化、绿色化方面做出了极有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全体一线教师参考、学习。
老师们在认真听课
万抒豪老师呈现的公开课以物质颜色与结构的关联为主题。他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Fe3+的常见典型配合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颜色与其结构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再以I2在不同溶剂中显示出不同颜色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溶剂分子的性质(如极性、电负性等)影响非极性溶质颜色的一般规律;最后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中学化学常见酸碱指示剂——酚酞为例,引导学生观察酚酞在不同pH下的颜色转变,深入探究物质转化过程中有机分子内官能团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有机生色基团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对身处课堂的学生还是对全体听课教师而言,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戏剧性——初见颇觉稀松平常,但随着剧情的演进,一个又一个意外接踵而至、继而在万老师的启发下领悟其中的奥秘,令人感到豁然开朗、妙趣横生,整个教学过程极富科学趣味性和思维挑战性。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设计,在于万抒豪老师将感温变色奶瓶作为教学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爱的造型、漂亮的色彩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而更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则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相关实验、阅读相关文本资料探究材料变色的结构原理从而实现从苯酚氧化变色到酚酞变色再到紫内酯类物质显色与结构关联的知识迁移。
本节课教学活动的高潮是在最后:万抒豪老师结合光的波动学说等文本、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反思非光源物质显色的大致原理,进一步强化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的学科价值观。
万抒豪老师在上课
本节课利用三个典型的变色实验,从配合离子、无机分子到有机分子,逐层构建并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授课过程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并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实时投屏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宏观现象,思考背后的微观本质。整节课立意高远,逻辑通畅,师生互动频繁,现场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极佳。
第二节课是南京市第29中学苗艳秋老师的公开课,她的课题是《从有机合成视角揭秘神奇的医用胶》(课型也是新授课)。苗艳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504医用胶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了解医用胶的黏合原理,体会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设计504医用胶主要成分分子的合成路线,认识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进而了解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方法,体会有机合成的价值。这节课的设计亮点在于教学素材的选择:医学外科手术中伤口的缝合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比较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而504医用胶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不算太复杂、高中学生在认知分析层次上的能力完全能够驾驭、也就自然完全处于高中学生的最近知能发展区之内,以此为切入口进入有机合成教学过程,显得非常自然得体。
苗艳秋老师在上课
苗艳秋老师这节课做到了学科教学在理论性与实用性、抽象性与形象性、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应对高考之间的多重兼顾与平衡,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频高效,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
专家点评:务实精准前瞻
田琪老师做总结点评
第三个环节是市教研室田琪老师对今天上午的专题讲座以及三位老师的公开课的精彩点评。田琪老师高度肯定了四位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工作,认为他们的讲座和公开课非常成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教学价值,值得全体与会老师认真研究与学习。田琪老师还结合江苏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与特点以及国家对未来人才的新的需求,对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细节提出了极为精准的改进建议。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化学教研组,作为本次活动的直接承办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更是服务者,从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教学程序的优化设计、公开课各教学细节的精心打磨,到与市教研室田琦老师的高效沟通、活动过程中突发情况的适当处置、参与老师的优质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学校优美大气的校园环境、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明亮雅致的教工餐厅、特别是青春昂扬的师生面貌,给全体与会教师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得到了他们很高的赞誉。
供稿:高中化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