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教与研 一路繁花共成长——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4-05-08 浏览次数:1541

202457日上午,建邺区高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综合教室举行,南京市河西外国语学校、建邺区高级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十多名化学教师一起观摩研讨,气氛热烈,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大致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高中部校长赵建宁就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究、高中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教学工作做工作报告,同时就我校相关工作做了简要说明,并对今年各校参赛报名、考务实施、操作程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赵建宁校长做报告

 

第二个环节是由柳叶清老师主讲的公开课《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柳老师以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合成氨工业项目和巴斯夫合成氨简易流程视频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供了充足的内驱动能。

在简单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后,柳老师首先创造性地将氯化亚钴溶液的热致变色实验引入基础年级的课堂教学,实验内容新颖独特。柳老师多次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由学生协助拍摄视频、同时通过希沃白板投屏直播,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使得学生自始至终高度兴奋、主动学习,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接着,柳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变化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协助学生认识到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是导致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因素,再让学生绘制实验过程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v-t曲线,通过数形结合建立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双向关联,很好地化解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了较高的教学效率。为协助学生认识浓度变化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柳叶清老师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二组实验,也同样达成了教学目的、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柳叶清老师又回到合成氨工业话题,对本节课的导入情境进行回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生产可能会面对更加复杂的真实问题,为下一节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柳叶清老师在上课

 

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老师们认真听课并小声交流

 

第三个环节是由开课人柳叶清老师介绍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目的,并对自己的这一节公开课做出深刻剖析与客观谦虚的自我评价。

老师们交流讨论

 

第四个环节是由许城玉老师和赵建宁校长对本节课的简要点评。

许城玉老师进行点评

 

许城玉老师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亮点,特别是实验1的设计具有原创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很高、教学效果很好。许老师还建议柳叶清老师对这个演示实验继续深入研究,并提出:可否考虑将两组实验(温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浓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进行整合、可否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加工、巧润色,以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的形式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等等。赵建宁校长也认为这是一节好课,并对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供稿:高一年级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