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南京市建邺区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顺利举行。本次区级教研活动由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承办,来自建邺区的近20位老师以及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刘江田老师光临我校参与各项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大致分为四个环节。首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校长赵建宁强调了化学奥赛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对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化学奥赛的组织与实施情况做了简明介绍,并对近期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高中部赵建宁校长在做指示
第二个环节是公开课展示。首先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课程教学处张新桥主任带来一节《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原理探究》。这节课,张老师从实际工业生产中平衡混合物中产物的含量分析入手,通过反应物的循环利用问题激发出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继而引导学生基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基于最基本的物理学规则,从根本上理解化学反应机理,主动运用反应机理分析相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从形象思维层次逐步提升到抽象思维层次,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然后张老师从热门话题“碳排放”入手,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基本化学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学科观念,建立宏观性质与微观探析之间的逻辑关联,为听课老师奉献了一节难得的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好课。
张新桥老师在上课
第二节课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黄宇老师主讲,她的课题是《归因分析—pH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节课,黄宇老师从近期多次高三化学模拟考试中学生的高频失分题入手,引导学生从两个最主要的维度强化解决相关问题的一般解题策略与思维模型——横向维度:研究物质、研究变化(反应);纵向维度:思考平衡移动问题与反应速率问题。整节课思路清晰、一气呵成,针对性极强,对冲刺备考阶段的高三学生有着很大的帮助。
黄宇老师在上课
第三节课的主讲人是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陶万兵老师,他的课题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陶老师这节课别出心裁地以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为中心话题,层层深入展开教学活动,自始至终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陶老师将数字化设备引入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主动发现并体会“缓冲”现象,继而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发现、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秘人体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以化学原理为引领,学以致用,拔节向上,是一节不可多得的精彩好课。陶老师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改进与运用,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陶万兵老师在准备实验
陶万兵老师在上课
陶万兵老师在上课
老师们在认真听课
第三个环节是三位开课老师就各自公开课的设计思想与执行情况做自我介绍与评价以及教后感受。
第四个环节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化学教研组长许城玉老师对三位开课老师精彩课堂的简要点评。许城玉老师高度肯定了三位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出亮点,也对极少数教学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老师们在集中研讨
最后,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刘江田老师基于多年的教学研究,对我校上午的教学研究活动做了总结性点评,充分肯定了建邺区近年来课堂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也再次强调了教学过程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并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具体建议,对老师们启发很大。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我校省级课题《“双新”背景下的“行-知-创”三阶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展开,三位开课老师围绕这个主题,精心备课、激情投入,做出了极有实践价值的努力与尝试。与会教师在观摩、交流、探讨中也颇有收获。
供稿:高中化学教研组 许城玉